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学界动态
作者:cuicen   日期2010-12-27 10:2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北京奥运的人文价值与精神遗产研讨会在京举行 反思奥运人文价值 张扬奥运人文精神

  □实习记者 张凤娜



  12月15日,“北京奥运的人文价值与精神遗产研讨会”在京举行。借《北京奥运的人文价值》一书的出版契机,近二十名专家学者就奥运人文价值和精神遗产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原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蒋效愚先生,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陈之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惠玲,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党圣元,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的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北京奥运的人文价值》:奥运精神遗产的总结

  《北京奥运的人文价值》是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作为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主任,冯惠玲表示:奥运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事件,我们有责任把这样一个大事件的体验、理解和思考记述下来,为后来人留下一个相对清晰的奥运思想路线图。奥运是一个标志性的隐喻,它从不同侧面折射了我们这个时代。奥运也是一份珍贵的遗产,作为无形存在的精神遗产更需要挖掘、鉴别、整理和传承。正是这些促成了《北京奥运的人文价值》一书的创作和出版,另外为促进中国奥运精神遗产的对外传播,该书的英文版同时发行。

  会上冯惠玲还介绍了该书的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多学科合作,融合了文、史、哲、新闻传播、政治学、外交、管理、体育等不同学科作者的思想;二是思想随笔的写作风格,既强调了思想深度又兼顾了可读性,让更多的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奥运精神。

  与会嘉宾对该书的出版也都给予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该书的出版恰逢其时,是对奥运人文价值的总结和反思,是奥运激情过后,国民以一种冷静的心态进行的常态下的深入思考,这种思考成果将会更加理性和平缓;同时指出该书英文版的发行意义更加重大,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学术的研究。

  蒋效愚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中心的历史贡献。他说该书是学术界的一种标志,也是奥运之后我们开始新阶段的一个体现,它对北京奥运人文价值进行了认真的总结、记录和思考,以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的方式进行了总结研究,激发人们多方面的思考人文奥运对我们的价值和意义究竟何在。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对该书“温旧梦,寄遐思”的评价更是恰如其分,他指出在奥运会渐行渐远之际,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在重温过去的同时也应该寄予中国未来的发展。

  人文奥运的价值: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北京奥运会,不仅给中国留下了丰厚的物质遗产,更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物质遗产直观可见,而精神遗产则无形存在,所以人文精神的传承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为此,蒋效愚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对今天的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促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国际形象的提升,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人心的凝聚,使得大家更好地了解了世界,更快地找准了在今后发展中自己在世界中的地位。但是奥运会过后,奥运的人文精神究竟能给我们留下什么,还需要我们进行冷静而深入的思考。

  奥运的人文价值和精神遗产是中国人走向未来的宝贵资源和财富,与会专家都不约而同地给出了这样一个评价,他们一致认为,对奥运人文精神遗产的总结是非常必要的。

  对此,张颐武说,北京奥运之后,中国人正以一种更坦然、更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世界,面对国际、国内的困难和挑战,它塑造了中国年轻一代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也使得他们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有了一个新的变化,形成志愿的精神、乐观的精神。

  谈到对奥运人文精神的总结与反思,党圣元认为,北京奥运代表了西方知识、西方文化与我们本土知识、本土文化的一次深度撞击,对奥运人文价值的反思将为我们人文研究提供非常好的、珍贵的史料和资料。韩震指出,奥运人文价值的反思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魅力,也宣传了中华文化,这对于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和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同时,他希望奥运精神和人文价值的研究能够持续下去。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孙葆丽说,奥运会社会价值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如公众的参与、志愿精神、奥运教育等,对民众都有很深的影响,这些精神的渗透都将是奥运人文遗产的宝贵财富。(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实习记者 张凤娜)
 

  理念、制度、技术:信息全球化时代中国媒体的维度

  □本报记者 李玉 发自上海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磨炼和洗礼,中国媒体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基础已今非昔比,新闻报道的能力和水平也更上一层。然而,在信息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媒体面临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其新闻报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受到极大挑战。直面和重思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已成为中国新闻学、传播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重要议题。

  在日前召开的“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上,围绕“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这一主题,中外学者汇聚一堂,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交流。

  新闻实践的理论意义

  新闻报道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更离不开理念的指导和制度的保障。理念、制度和技术互为作用,共同对新闻报道产生影响。然而在实践当中,三者未必齐头并进,相反倒时有所重。如何通过运用实践素材进行细致研究,从而揭示新闻深层的理论意义,是一个学术难点。

  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从新闻理念、舆论监督、新技术的介入、媒介受众、新闻公共性和中国传媒业变迁等不同视角出发,对此作出了各自的论证与判断。舆论监督作为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受到学者的关注。针对“中国舆论监督实践的发展”问题,有学者从长时段研究视角出发对此作出分析,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公众舆论表达的主要渠道”,并提出“我国舆论监督实践经历了政府—媒体—公众所主导的舆论监督实践的变化”,而这种转变的驱动力就在于“媒介的市场化经营和民意的表达”。

  媒体运作与新闻文体转型之思

  随着新技术的兴起和应用,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前进的“快车道”,其中以报业集团为代表的新闻生产模式,成为最值得关注的话题之一。

  有学者从“信息全球化时代中国媒体新闻报道变迁”的角度,提出“全媒体运作的新闻中心式生产”值得尝试,虽然这一模式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但“对于媒体来说,外在形式的改变是容易的,更重要的是观念的变革、文化的变革和体制机制的变革”。在新闻报道中,观念、文化的变革更加明显地体现在新闻文体的变迁上,有学者即认为,出现于1960年代美国的“新新闻主义”,在中国新闻报道改革过程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这种文体重视感性描写和突出个性风格的特征经过创新,“具有了现代性启蒙的意义”,但应当对此进行反思的是,“其主观化报道倾向,不交代消息来源的直接叙述、夹叙夹议,也直接影响到新闻的真实性”。

  中国国际舆论格局与上海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刚刚成功落下帷幕,中国在一系列国际事件中扮演主角而再次赢得了世界瞩目。国际媒体如何建构2010风头浪尖上的中国?国际舆论如何评价中国国内和国际的一系列举动?国际媒体对2010中国的报道又出现了何种新的动态与趋势?面对纷纭的国际舆论,中国政府和学界又当如何审视、评判和把握?

  围绕上述问题,与会学者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讨,其中既包括多语种国际媒体对2010上海世博会舆情的全面呈现,同时还有对世博会和上海城市形象、城市品牌的深入剖析;既有对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历史性反思,也有对“中国崛起”的个案研究;既有2010年全球媒体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宏观描述,也有对上海世博会国际报道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的微观分析以及海外中文网站的中国形象分析。通过对国际媒体报道内容分析、国外网站对中国的关注与评价、中国与各国家间的经济数据采集等研究途径,与会学者从不同层面阐释了2010年的“中国形象”在国际舆论中是如何被塑造起来的。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开幕式上,作为特邀嘉宾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艾利休·凯茨作了题为“重新思考媒介事件”的主题演讲,凯茨教授作为《媒介事件》一书的作者,其演讲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强烈共鸣,并纷纷提出了自身对“媒介事件”的看法。

  据悉,“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于2007年创建,论坛每年一届,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李玉 发自上海)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