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教育不能脱离素质教育的大背景,应该从语文素质中吸收华文教育“育”的内容,也就是说,华文教育在“教”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育”的内容即语文素养。
目前,“华文”一词在华文教育界存在着分歧,“华文”的“文”是指文化?文字?文学?文章?语文?对“华文”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到华文教育的定位,包括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问题。
华文教育教什么?育什么?也就是说,华文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对此,华教界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华文教育教“中华文化”、育“中国情结”。从理论上讲,没错。但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56个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华文教育决不会以此作为教育的内容,因为它太浩瀚。
有人认为,华文教育是中华语言文字的教育,理由是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工具,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但是,我国有56个民族,使用多种语言与文字。显然,华文教育不可能以多种语言和文字作为教育内容。
有人认为,华文教育是汉语、汉字、汉文化的教育。这只说对了问题的一半。试想,汉语有不同的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仅地域方言就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等,各方言区内又分布着若干次方言和许多种土语。汉字有繁体字和简体字之分、有规范与不规范之分,中华文化有现代与传统之分,因此,华文教育是以汉语共同语——普通话、规范汉字为核心的中华优秀文化教育。
有人提出,华文教育不是一个专业而是一份事业。初听很刺耳,细想起来,不无道理。华文教育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把两者看成是事业没有问题。作为学历教育的华文教育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专业归属,只是暂时寄在“教育学”篱下招生,属于“目录”外,福建省把华文教育划入本科目录外招生,隶属于教育学。这就要求我们把华文教育作为事业来做。做大做强后,华文教育才会进入专业目录内并取得正式的专业地位。
华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五花八门。在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招生目录中,与华文教育相关的专业有目录内的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目录外的专业有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中国学。根据现有的师资力量,有的学校把华文教育设计成一个“拼盘”,有的把华文教育设计成“杂烩汤”。
有人认为,华文教育有“大华文教育”和“小华文教育”之分,但是没有作严格的界定。有人把华文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认为“小华文教育”是指华文的“学校教育”,“大华文教育”兼指华文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有人认为,“小华文教育”是指以汉语普通话、规范汉字为核心的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大华文教育”还包括以汉语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所进行的文理工医农等各学科门类的教育,这样的界定过于宽泛,充其量也只能是以汉语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所进行的如中国哲学、文化、宗教、民俗等相关文科学科或专业的教育。华文教育的力量可以整合,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模糊华文教育的底线是不可取的。
在台湾,“华文”习称“华语文”。但是,对“什么是语文”有不同的回答,这决定了不同的“语文观”。以往有五种语文观:语文是语言、文学;语文是语言、文字;语文是语言、文章;语文是语言、文化;语文就是语言。我们提出第六种语文观:语文包括语言和言语。华文教育的本质是面向海外华侨华裔的汉语文教育。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的规则。言语是对语言规则的具体运用,包括言语活动、言语作品、言语能力。(1)言语活动又称言语过程。我对小张说:“你好”。小张听到了,没有回答。这个言语过程包括五个阶段:想说—说出—传播—接受—理解。这五个阶段中,下列因素分别起作用:心理—生理—物理—生理—心理。言语活动涉及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的相关知识。(2)言语作品就是说出来的话语和写出来的篇章。话语是口头言语作品,篇章是书面言语作品。(3)言语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大体上来讲,听、说用的是口头语言;读、写用的是书面语言;说、写属于表达;听、读属于接受;译有口译、笔译、互译。互译分为母语与外语的互译、母语中的文白互译。
因此,汉语文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语言知识和言语能力。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语言的内部要素;字形、字音、字义组成的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的知识。言语能力包括:话语、篇章的表达与接受能力;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其次,言语活动涉及的生理、物理、心理因素,大语境中涉及的时代、社会、文化因素,小语境中的具体时间、地点、场合、交际双方、话题、情景等因素。
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思想性(载道论)、科学性、民族性、综合性等,汉语文教育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这些性质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有层次、有侧重。汉语文的主导性质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言和文字主要体现了工具性,也体现了基础性、民族性、科学性;言语活动、言语作品、言语能力主要体现人文性;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训练主要体现人文性,也体现了语言运用的实践性、言语作品的思想性和民族性、各种训练的综合性和科学性。
汉语文的工具性体现的是功能本位,人文性体现的是人本位。工具本位的语文教育已经有了很深的积淀,但它重知识轻能力。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人本位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要重点关注运用语言的社会人与语言工具之间的关系,这是新旧语文观本质的不同。
华文教育不能脱离素质教育的大背景,应该从语文素质中吸收华文教育“育”的内容,也就是说,华文教育在“教”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育”的内容即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语文能力包含在其中。语文观对人本位的重视,顺应了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现代语言学更加重视“使用者”所具有的各种社会属性,因为“使用者”是社会的人,社会的人所具有的各种“人学”特性肯定会影响到语言及其运用。语文教育应该从现代语言学吸取营养,华文教育更应该如此。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孙汝建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院长)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