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东南亚华文教育的三次演变
作者:cuicen   日期2010-12-27 14:3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近一个世纪以来,东南亚的华文教育几起几落,在这场历史演替当中,华文教育本身至少发生了三次质的变化。第一次是在20世纪初,新式华文学校取代传统的私塾和书院迅速发展起来。这次变革,不仅表现在办学形式的变化,而且在质的层面发生了根本改变,一是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的实施,使华文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二是教育内容由过去的“小学”(蒙学读物及四书五经)变革为语文、数学等科目;三是办学规模的迅速膨胀,使华文教育进入普及阶段。第二次变革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华文教育在经历了多年的排斥打击之后重新复苏,但恢复以后的华文教育本质上已由第一语言教学演变为第二语言教学。第三次变革发生在近几年,大约在本世纪初,华文教育由主要的第二语言教学演变为多语种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一种,渐渐失去了往日的主角地位。

  以印尼为例,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情形大体类似(马来西亚例外)。印尼在1965年政府全面禁绝华文之前,华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开展得蓬蓬勃勃,属于典型的第一语言教学。此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断层,到20世纪90年代末得到恢复后,虽又一次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然而这一时期以华文语言补习班为代表的华文教学,显然已成为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第二语言教学。不过,由于海外华人对祖籍国的特殊感情以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这种感情加功利的混合动机使华文获得了核心二语的重要地位。近几年,印尼的华文教学又在经历一场悄然的变化,那就是三语教学渐成趋势,各类华文学校、补习班从事的实为印尼语—英语—华文三语教学,其中印尼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地位不容动摇,英语作为世界范围内的强势语言及国际通行的商业语言,也成了当地华人学生的必选外语,华文的地位则变得有些微妙。一方面,随着全球范围的汉语热不断升温,学华文很时髦,选修华文的人数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华文教学的主角地位日益削弱,华文教学渐渐沦为多种外语教学中的一个普通选项。这一演变,当然是多元文化时代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对华文教学本身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如何在多元的时代使华文教学成为重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胜林 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