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废话、空话、套话、假话,在很多官样文章中,模式化为一个话语克隆体。言说者不需要考虑“谁在说”、“对谁说”、“说什么”,也不需要理会“在什么场合说”、“怎样说”、“为什么这样说”,只要自己的话语经验中存放着话语克隆体,都可以完成无实质意义的话语行为——我把这种现象叫做“话语不作为”。
作为言说者负面形象而流行网络的,有些情况比较极端:话语克隆体从源话语完整拷贝为目标话语,连话语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都照本克隆:今年的讲话,沿用去年的克隆体,于是落款时间倒流;A地官员对A地发布指令,沿用B地的克隆体,所在城市名也没有更换,以致严肃的讲话变成滑稽搞笑。
......(作者:谭学纯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