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大学校长·内阁总理·中山县长——能上能下之唐绍仪
作者:cuicen   日期2010-12-24 14:5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唐绍仪(1862—1938)字少川,广东中山县人。北洋政府首任内阁总理。1901—1902年任官办山东大学堂首任校长。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山东办起了第一个“洋学堂”。是年10月,济南泺源书院(今百货大楼对门)门口挂出了一块校牌:“山东大学堂”。山东大学的前身就这样诞生了。

  山东大学堂第一批学生300名,分正斋、备斋等类。1904年(光绪三十年),又在杆石桥西路北购地一顷40余亩,修建了2700多平方米的校舍和930多平方米的操场。同年冬季迁入新址,学校改名为山东高等学堂,并在藩库税契项下拨款白银8万两,作为常年经费。这时的学生分为正科一、二、三类,学制三年。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又将正斋、备斋改为预科。1910年(宣统二年),增设附中。1912年,学校又改名为山东高等学校。1914年(民国三年),学校停办,校舍和部分师生转入6个专门学校。

  山东大学堂首任校长唐绍仪,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复杂的人物。他的父亲唐巨川是上海的茶叶出口商。唐绍仪从小在上海学习外语和洋务知识,1874年赴美留学,从中学到哥伦比亚大学学文科。1881年被召回国,以后被派往朝鲜办理税务,为当时在朝鲜任职(相当于商务代办)的袁世凯所赏识,调任西方翻译。1894年,袁世凯奉调回国,唐绍仪代理袁世凯在朝鲜的职务。1900年3月,袁世凯任山东巡抚,唐绍仪也到山东,办理外交和商务,后又筹办山东大学堂并任校长,对山东的高等教育发展起了首创作用。唐绍仪任山东大学堂校长不到一年,后任校长为周学熙、方燕年等人。

  唐绍仪的经历十分复杂,武昌起义后当过袁世凯内阁的全权代表,1912年,袁世凯窃取总统职位后,唐绍仪为首任内阁总理。后因他与袁世凯有矛盾,愤而辞职。唐绍仪在1912年经孙中山同意,加入同盟会;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建立护法军政府,唐绍仪任财政部长。1932年,他还兼任中山县县长。曾任过内阁总理,后又甘当县长,这种能上能下的精神,在当时被传为美谈。毛泽东也曾于1957年1月18日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过唐绍仪,并说,“旧社会的一个内阁总理可以去当县长,为什么我们的部长倒不能去当县长?我看,那些闹级别,升得降不得的人,在这一点上,还不如这个旧官僚”。毛泽东对唐绍仪的这种能上能下的精神给予了赞扬。

  1938年9月30日,唐绍仪在上海寓所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所杀。唐绍仪是山东大学校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史若平)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