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社科、大作为带来大繁荣、大发展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下简称“广东省社科联”)原名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广东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是中共广东省委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直接领导下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宣传、学术交流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是广东省委、省政府联系广东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广东省社科联紧密团结、带领和依靠全省社科工作者,加强对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积极主动地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服务,广泛开展面向广大群众的社科知识普及活动,认真做好对学会活动的指导、管理和服务,为繁荣发展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决定》等文件的印发,广东哲学社会科学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广东省社科联的自身建设和发展也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组织机构不断健全,桥梁纽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围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体系建设,广东省社科联形成了理论阵地建设、社科规划、社科评奖、社科普及、学术社团管理、民办非社科研究机构管理等较全面的“大社科服务体系”,广东省社科联也迎来了大作为、大发展的新时期。
理论创新篇
理论创新:五根手指 一个拳头
理论学术创新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因和思想源泉。近年来,广东省社科联的社科规划、社科评奖、社科普及、社团管理及决策咨询,均围绕“理论创新”工作展开,五根手指握成一个拳头。
今后一段时间,广东省社科联将首先以广东省委常委林雄在学术年会讲话中提出的“打造岭南学派”为目标,评选出具有研究优势、发展潜力的3—5个学科作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提高资助强度,力争推出原创性理论成果,充分发挥社科规划、社科评奖两个杠杆的作用,扶持重点学科的发展和重大理论创新。其次,认真总结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落实情况,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调研摸底,积极谋划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前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调研组已完成初稿,尽力纳入全省的“十二五”规划的盘子。再次,制定重点学科和基础理论研究扶持规划,拟在高校已有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基础上,社科规划将加大重大课题的支持力度,设立若干跨年度的重大攻关课题,以此为抓手,带动广东省跨单位、跨院校的理论创新团队建设。最后,搭建高端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广东学术和传播力软实力。
社科规划篇
把握学术发展规律 构建合理社科规划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工作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始于1978年,2002年省社科规划办公室移到省社科联。2003年以来,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共立项1400多项,资助项目经费3100多万元,为推动理论创新、培养人才队伍、加强学科建设、服务政府决策作出积极贡献。一批优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受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领导同志的批示。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关心和支持下,广东省社科联逐渐形成了一套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一、注重学术自主性与管理规范性,构建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与严格的科研管理制度。在尊重广大社科工作者学术自主性与独立性的同时,实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狠抓项目的政治方向关与成果质量关。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进行严格的两级资格审查,提出“不让一件不合格品进京”的要求。广东省项目管理基本实现网络化,项目申报与评审系统、广东省社科专家数据库、广东省社科成果数据库均已投入使用。
二、注重项目研究的周期性与连续性,构建可持续的社科规划项目体系与三级递进联动社科管理工作体系。目前,广东省已形成国家、省(部)、学校(单位)三级项目的有机衔接,构建起国家—省—校三级社科规划项目管理体系的递进联动机制,在时间、项目和配套措施上实现了有效衔接。
三、注重成果质量提升与效益实现,构建 “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成果鉴定机制与成果转化机制。坚持树立“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倡导“项目申报也是科研”、“项目申报即是项目研究的开始”、“教学、科研一体化”、“持续研究、持续申报”等理念,坚持把好成果鉴定和转化两个“出口关”。
四、注重诚信管理与学风建设,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社科规划信誉机制。经过几年的探索,广东省社科规划建立了一整套信誉机制,如把信誉度纳入评价标准体系,认真建立社科规划的信誉档案、信誉记录,适当在网上公布,使之形成一种常规性的工作机制等等。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创新性工作思路,广东省社科规划管理工作得到上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广东社科规划办先后两次被评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先进单位,2007年、2009年又分别被授予广东省直机关“部门排头兵”和“先进基层党支部”等称号。
社科普及篇
品牌化的运作开拓社科普及工作新格局
根据中央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文件精神,广东省社科联抓住全省社科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社科普及工作由非常规性工作变为常规性工作,由零散走向整合,形成了具有“一套工作机制、两个知名品牌、三大社科普及载体”的工作格局。
一套工作机制。广东省社科联设立了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办公室,并配置专门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省社科普及工作,同时,积极推动市、县(区)的社科普及工作的开展。
两大知名品牌。一是“岭南大讲坛”公益讲坛。2009年重新整合和定位,实现从多而杂向实而精的转变,现在常态运作的有“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岭南大讲坛·学术论坛”三个系列。二是“广东社会科学普及周”。一年一度的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广东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如今,“广东社会科学普及周”已经成为文化惠民、推动城乡公共文化建设、提升人文素质的重要平台。
三大社科普及载体。即社科普及基地、形势教育专家宣讲团、《岭南大讲坛》杂志为新传播渠道的三大载体。创办《岭南大讲坛》杂志,是广东在探索社科讲坛和人文知识传播渠道的又一新举措。该杂志以“文化论坛”、“公众论坛”为核心,同时链接全省各类论坛的相关内容、突出讲坛名家新说,是广东省第一、全国少有的社科普及杂志。《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在全省重点建设100个优质社科普及基地,这将为社科普及基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社科评奖篇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大举措。2004年11月省政府颁布《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试行办法》,2005年至今,省社科联先后开展了4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共接受申报参评成果4000多项,获奖640项,其中一等奖124项,二等奖206项,三等奖310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调动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社科研究出精品、出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为表彰广东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70周岁以上的老一代专家学者,广东省社科评奖办设立“广东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别学术成就奖”,已有18人获此殊荣。
由于广东省各地市社科评奖工作有一定的差异性,重点是推动未开展评奖的地市启动社科评奖工作,在起草文件、推选评委、组织评审等方面给予支持。韶关社科联、潮州社科联、揭阳社科联着手落实本市开展首届社科评奖的有关事宜,中山、肇庆、佛山、梅州、清远、珠海、惠州、云浮社科联先后完成本地区本年度社科评奖工作或召开了颁奖大会。通过组织、开展省市社科评奖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催生了一批理论界叫得响、社会上反映好、党委政府决策用得上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促进了社科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为广东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人才保证。
社团管理篇
强化服务意识 创新社团工作
社团工作是社科联工作的基础,经过50年的发展,目前,广东省社科联所辖省级社团134个、民办社科研究机构19个,个人会员超过20万人,广泛分布于高校、党校、军事院校、社科研究院所、党政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机构,成为社科服务工作延伸到专家学者和民间的重要途径。
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扶持社团发展。在具体工作思路上,广东省社科联从着眼于管理向着眼于建设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拓宽服务方式,扶持社团发展。如根据社团发展情况,实施分类指导,制定了《对省社科联团体会员单位实施分类管理的试行方案》,对社团实施“三个重点”(重点联络、重点指导和重点扶持),建立和健全社团内部管理制度,举办社团负责人培训班等措施,为社团科学发展提供服务。发挥《广东学术通讯》信息和经验交流平台的作用,着力把它打造成为广东省社科工作者进行学术信息交流的重要园地、加强省内外社团联系的纽带。
二、寓服务于工作之中,引导社团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学术研究和交流是学术性社团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广东省社科联着重引导社团真正做到“以学立会,以学兴会”。倡导各社团自主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承接委托课题研究,鼓励参加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大会、年会,同时还积极承办或参加广东省社科联主办的大型学术活动如“岭南学术论坛”、“粤澳关系研讨会”等。结合社团特点,利用现有资源,引导、扶持社团开展学术活动。自中办发[2004]28号文件发布以来,在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广东省社科联通过推动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争取政务信息公开和政府购买服务的公平,帮助其解决经费困难,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
决策咨询篇
服务大局推进决策咨询工作新突破
决策咨询是省社科联的重要职能。近年来,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广东省社科联的实际,广东省社科联新一届党组明确把推动决策咨询研究作为主要工作,使广东省社科联决策咨询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成立工作机构。当前,面对广东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新使命,广东省社科联进一步增强提高决策咨询服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发挥职能优势、资源优势和组织优势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内设机构“决策咨询研究中心”,具体负责决策咨询工作。
二、搭建工作平台。为更好地发挥省社科联的职能和优势,积极推动广东社科界在服务广东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当好“思想库”和“智囊团”,广东省社科联党组决定成立广东省社科联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在全省13个市、县设立了省情与决策研究基地,举办“中国(南方)智库论坛”,通过这些平台,广东省社科联决策咨询工作有了抓手,工作成效十分明显。
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广东省社科联高起点精心策划,依托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的专家队伍,组织编写《专家策论》,开展省情调研和重大专题研究,及时把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报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参阅,得到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等领导的重要批示,也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广东社会科学大学篇
抓住机遇 办好广东社会科学大学
广东社会科学大学是广东省社科联依靠社会力量于1984年创办的全国第一家社会科学大学,也是广东省最早设立的成人高校之一。目前,学校开设营销系、经济系、旅游系、会计系、法律系、计算机系等六个系,主要承担学历教育、各级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等任务,在华南地区有较大影响。广东省社会科学大学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社科联首办成人高校。上世纪80年代初,受中央负责同志“以智力开发智力”精神的启示,广东省社科联主要领导结合广东实际,提出创办广东社会科学大学。1985年2月1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广东社会科学大学,属成人专科学校。时任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江明同志为学校校务委员会首任主任,中山大学原副校长刘嵘担任首任校长。
二、艰苦探索办学新路子。成立初期,广东社会科学大学克服“三无”(无编制、无经费、无校舍)困难,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稳步提高。学校坚持“适应社会需要、依靠学会办学、社会办大学”三大特色,不断探索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养人才的新路子。根据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拘泥于封闭办学模式,积极探索同企业、学会和党、政、军等部门联合办学的新路子,效果显著,深受社会欢迎。建校26年来,学校共向社会输送各类应用人才一万多人。
三、文化强省带来新机遇。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大大萎缩,为摆脱困境、谋求发展,广东社会科学大学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开展由成人高校向普通高校的转制工作。2010年7月,正式将在广东社会科学大学基础上创办广东文化创意产业职业学院纳入《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广东社会科学大学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
《学术研究》篇
打造品牌 诠释学术
《学术研究》是广东省社科联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8年1月,1996年起由双月刊改为月刊。经过50多年的精心打造和几代人的精心培育,现已成为全国学术理论刊物的一个重要品牌,以严谨的学术风格和较高的学术品位,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学术研究》1995年、2003年、2005年连续三届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银奖),连续三届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期刊”,2010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品牌期刊”。在新的阶段,《学术研究》将以广东建设学术强省为契机和新起点,以名刊工程为抓手,以品牌建设为核心,逐步实现编辑出版业务的多元化、国际化、网络化,巩固和保持《学术研究》在国内应有的地位和影响,促进广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新提升,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添砖加瓦。
一是编辑出版业务的多元化。主要是从杂志社独立建制的实际出发,在继续办好《学术研究》、巩固其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术研究》作为学术信息中心的资源整合作用,创办《广东哲学社会科学年鉴》和编辑出版《学术研究》丛书。《广东哲学社会科学年鉴》拟办成反映广东社科发展现状,集学术性、史料性、指导性、权威性于一书的专业年鉴,为广东社科事业的发展留下珍贵的记录。《学术研究》丛书,拟将50年来发表的名家名篇及有较大影响的专题编辑成册,嘉惠学林。今年计划由商务印书馆出版3本,12月中旬即可出版面世。
二是编辑出版业务的国际化。主要是指利用《学术研究》已有的对外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和拓宽国际学术交流和对话,用一定的版面反映介绍国外主要学术流派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经费和人员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创设《学术研究》英文版和每年一次的国际社会科学前沿论坛,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
三是编辑出版业务的网络化。我们的目标是以“名刊”为基础建设“名网”,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与网络技术的紧密结合。重点在于创建“中国(南方)学术网”。探索学术期刊电子化出版、论文数据库的建设和开发利用的新途径,建设思想学术的门户网站,打造学术文化的新高地和新平台。(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广东省社科联/供稿)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