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关于“中国成为世界上头号碳排放大国”的论断不绝于耳,某些国家更是采取各种手段,如威胁征收碳关税,对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施加压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导致温室气体转移排放,进而形成基于生产或基于消费的温室气体排放责任的差异。随着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临近,如何安排世界范围内下一步减排计划,成为各国博弈的焦点。简单地将基于生产测算得到的温室气体排放额作为我国的排放责任是不公平的。测算我国外贸产品中的隐含碳,有助于政府把握我国生产和出口产品中的CO2排放结构,更好地应对当前关于减排问题的博弈。
测算的基本原理一致
任何产品在生产、运输、消费、处置过程中都会排放CO2,我们将其称为该产品中所隐含的CO2,简称隐含碳(embodied CO2)。一般情况下,只考虑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CO2。尤其是在计算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时,由于大部分运输以及所有的消费、处置过程都发生在国外,因此只考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2相对比较准确。
......(作者:张子杰 单位: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