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结构之殇——从苏联到俄罗斯
作者:cuicen   日期2010-11-05 15:0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从持续10年的增长到迅速陷入危机乃至衰退,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跌宕起伏受到关注。是什么原因让俄罗斯经济呈现出这样一种不稳定性和脆弱性?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视角去考察俄罗斯经济中的一个本质问题——经济结构问题。

  苏联解体的一个经济视角

  围绕着苏联解体原因的争论已近20年了,涉及政治、经济、民族等诸多角度。然而,单以经济为例,研究的视角仍有待深入。得到大多数认可的解释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是造成苏联经济停滞乃至崩溃的根本原因。这一论断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维持了数十年,为什么偏偏在80年代末出现了严重危机以致维持不下去了呢?这一剧变,甚至连西方的苏联问题专家都感到措手不及,而之前普遍的看法认为苏联经济是稳固的。

  众所周知,苏联的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抽取农业资源支持工业化造成农业发展长期滞后,比例严重失调。不过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完成了工业化并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甚至在战后和平时期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世界范围内与美国争雄。应该说,在相对封闭的年代,苏联经济还能够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然而进入到1960—1970年代,苏联与世界的关系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封闭的表象下,苏联经济已逐渐深入地融入进了国际贸易体系。截至1989年,苏联的贸易总额已达到2200多亿美元,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苏联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也渐露端倪,这种依赖比较明显地体现在粮食的进口与能源的出口上。

  20世纪初,苏联一度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约占世界粮食出口总额的45%。而从1960年代起,苏联粮食产量变得极不稳定:勃列日涅夫执政十八年间便有十年粮食减产;1979年以后更是连续六年歉收。加之工业施予农业的“剪刀差”压力,苏联的农业发展呈现了明显的滞后,最突出的表现便是粮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对需求日益严重的短缺。据估计,1981—1984年,苏联年均产粮1.71亿吨,而实际需求量为2.2—2.3亿吨。巨大的缺口促使苏联政府转而大量进口粮食。在1980—1990年间,苏联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在世界粮食进口总额中占16.4%。也正是这一时期,国际粮食价格暴涨,小麦价格从1987年的每吨133美元涨到1989年的每吨207美元。

  另一方面,从1960年代陆续发现大油田,苏联的石油开采量就处于持续上升的态势:从年产不足2亿吨到超过6亿吨。直至1980年,石油和天然气已占苏联向经合组织国家(OECD)出口额的67%。在这期间,石油危机引发了世界石油价格的一路飙升。按照“休克疗法”的设计师盖达尔的说法:苏联的“外贸平衡、收支平衡、粮食供应及政治稳定,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都取决于垦荒地的天然气以及石油开采的状况如何”。但从1985年开始,苏联石油开采量首次出现下降。与此同时,石油价格开始由缓至急地下跌,甚至一度跌破10美元。

  粮食供应的短缺依赖进口,而粮价的上涨以及用以支撑粮食进口的能源出口又遭遇量价齐跌,如此双重压力造成了苏联经济空前的困难。若对苏联解体进行经济学分析,过于僵化的计划体制无疑是本质原因,但如果没有80年代中期之后的“腹背受敌”,苏联的历史要重新解读也未可知。尽管国内出现粮食危机与出口石油价格下跌仅仅是苏联崩溃的一根导火索,但其所以能够“引燃”一座“擎天大厦”,正因为苏联经济从根本上存在的结构问题。

  俄罗斯经济的增长与衰退

  从苏联的历史回到现实,通过跟踪研究,可以对俄罗斯经济在1999—2008年期间的增长以及受国际危机影响而凸显的深度危机甚至衰退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俄罗斯近年来年均7%的高速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国家实力的提高和居民生活的改善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然而,若把视角放得更广一些,就会发现,俄罗斯经济增长所取得的成绩(2008年以前)在转型国家中特别是在同样从苏联解体的阵痛中摆脱出来的独联体国家中并不突出;即使在俄罗斯经济增长最强劲的2007年,其工业生产和出口增长都达不到独联体国家的平均水平。倘若把眼光再放得长远一些,从实施经济转轨算起(1990年代初)就会发现,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不只是不快,甚至应该说是缓慢的。许多重要的国民经济部门,如农业、机器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等都远远没有恢复到苏联末期的水平。以2007年为例,农业产值相当于1991年的3/4,机器制造业相当于彼时的58.7%,而固定资产投资则只有彼时的56.6%。

  横向和纵向的考察可以得出结论,俄罗斯经济十年间的增长不过是深度衰退之后的一种恢复性增长。

  假如这种恢复性增长是建立在良性健康的结构基础上,则有理由期待其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然而,通过对俄罗斯经济的解构分析,苏联时期长期存在的“重重轻轻”的经济结构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更趋严重,国民经济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支柱仍然是能源产业。一个显而易见的增长怪圈是:俄罗斯经济依赖出口,而出口依赖于能源和原材料(占到出口总额的80%),这些行业的发展效率及产能的提高,几乎完全受价格因素的主导:当国际油价飙升时(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俄罗斯经济也呈现积极增长的态势;而全球危机引发的石油等俄主要出口品国际价格的持续下跌,使得其国家经济陷入了深度衰退(2009年GDP降幅达7.9%)。摆脱不了的怪圈使俄罗斯成为这次全球危机中遭受损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究其根本,便是深层的结构问题尚未解决。

  俄罗斯面临经济发展模式的考验

  结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问题。由于苏联解体所造成的原有经济联系的断裂与市场分割以及转轨模式所带来的制度调整,使俄罗斯经济从转轨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始终处于危机和衰退状态。而这一时期,原本可以为俄罗斯经济转轨提供支撑的能源收入偏偏遭遇国际油价低迷。普京担任总统以来在政治和经济秩序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整肃,这的确为国家政治、社会稳定以及经济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自普京执政以来,国际石油价格走出了叶利钦时代的低迷,开始一路飙涨。俄罗斯的GDP增长、居民收入的提高、外债问题的解决和国际储备的改善等无不受益于此。普京在总统卸任前发表的《俄罗斯2020年前的发展战略》一文中也承认,俄罗斯“还是未能摆脱惰性的能源型发展模式”。结构问题是苏联经济发展中困扰已久的问题,在俄罗斯转轨已近20年的今天,这一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在全球化日益广泛和深入的今天,在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席卷之下,开放的经济体受到波及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危机在什么程度上影响和伤害到国家经济,则取决于该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及特点。对俄罗斯而言,其独特的也是本质的因素是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国家发展模式问题,即经济结构问题。正是其经济种类的单一性即资源依赖的特点使得俄罗斯屡次在危机来临时不只是无法躲避,并且深受其害。

  长久以来,学界对俄罗斯经济转轨问题都有着广泛的关注,但以往的研究常常缺乏历史的视角,将其局限于苏联末期到俄罗斯时期,忽视了转轨的目标恰恰是苏联的发展轨迹。不在历史中研究这一轨迹,便很难了解俄罗斯目前存在的发展问题,也不能真实地评价其经济衰退和增长的水平与质量,当然也无法理解俄罗斯转变其发展模式、进行经济结构转型为什么如此艰难。今天,俄罗斯经济已处于危机后的缓慢恢复阶段。如何解决长期以来积重难返的结构问题,转变发展模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无疑是其经济发展摆脱危机模式、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徐向梅 单位: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