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学界动态
作者:cuicen   日期2010-11-26 14:3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南澳Ⅰ号”百年不腐肉类水果给力考古研究



  本报讯 随着“南澳Ⅰ号”沉船打捞的所有文物在2010年7月底运到广东省博物馆库房,“南澳Ⅰ号”沉船考古发掘工作也暂告结束,同时 “南澳Ⅰ号”的话题也好像被慢慢封存起来,只是偶尔到广东省博物馆参观,看到展厅中零落散放的精美瓷器,才会记起这个喧嚣一时的话题。但“南澳Ⅰ号”考古发掘文物的整理保护工作却刚刚开始,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的科研工作者正日以继夜地进行文物保护工作。

  在“南澳Ⅰ号”出水的文物中,世人都被那美轮美奂的瓷器所吸引,谈论着它们的历史,估量着它们的价值。可是在出水的文物中,除了这些大量精美的瓷器外还有一些东西虽没有观赏价值,但却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其中就有历经百年不腐的肉类和水果类有机质文物。因为以往考古发现的果实类等有机质文物均已经风干或者成为化石,保持原状历经百年不腐的这还是国内外考古的首次发现,也是“南澳Ⅰ号”带给世人的另一奇迹。

  有机质文物保存完整极为罕见

  “南澳Ⅰ号”出水的肉类样品仍能看清楚基本的形状,甚至肌理清晰,肉眼能见(图1);大量的植物水果类样品,从外观看很像苹果、梨等水果,其外形保存完整,颜色鲜艳(图2)。

  经历了几百年,这些东西为何仍能保存下来呢?根据发掘现场推断,这些肉和水果均保存于瓷罐中,肉好像经过腌制,也可能经过油炸处理,这些处理均能延长保存时间。当船沉没后,这些盛放食物的罐子也被深埋于海底的淤泥中,海底压力比较大、温度较低,再加上海底淤泥中几乎为真空状态,微生物活动比较弱,正是这些条件才能使这些物品经历几百年仍能维持原状,呈现于世人面前。

  有机质文物考古研究 推断“南澳Ⅰ号”航行路线

  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科技中心的科研人员正采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保存这些文物。一种方法是采用分子考古方法研究这些物种,即从肉类和水果样品中提取古DNA进行扩增,并进行序列分析和种属鉴定,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分析这些肉类和水果样品的种属。根据这些信息资料,一方面可获知当时的饮食文化,推断出船员的生活地域;一方面也可以获知当时食品加工保存的技术,为食品加工的考古分析提供证据。此外,通过分析物种的古今差异,还可了解当时人们的养殖及种植状况。

  另外,通过对样品的细胞学分析、蛋白质分析、脂类分析等方法还可以获得更多的考古知识,甚至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推断船员的活动信息,进而推断“南澳Ⅰ号”的航行路线。

  脆弱有机质文物 急需抢救保护

    这些肉类和水果类有机质文物在海底保存几百年,已经与海底环境达到平衡状态,但这些物品一经考古发掘,这种平衡就遭到了破坏,虽然由于饱和水分的存在,这些文物在刚刚出水时仍能保持原有形态,但如果不立即做抢救性保护处理,这种饱水有机质文物本体内水分快速蒸发,已经相当脆弱的有机质文物细胞就会出现结构变形坍塌,从而引起干裂、收缩、变形和破裂等损伤破坏,因此,这些肉类和水果类的有机质文物一经发掘出来就马上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处理。一种方法是将这些东西迅速放入固定液中,使之固定保持原形,并不断更换进行脱盐处理;另一种方法是将这些样品快速冷冻保存,使之保持原状,以备进行以后的各项研究分析。

  为了使这些肉类和水果类的有机质文物长期保持下去,并且向公众展出,文物保护科研工作者正采用以下方法进行保护研究:一种方法是采用聚乙二醇(PEG)方法对这些物品进行梯度脱水和加固,以化学性质稳定的PEG逐步替代文物所含水分,从而达到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的目的;另外的方法是采用真空干燥的方法处理,但这种方法虽能使这些物品长期保存下来,但会改变物品的外形,影响展览效果,暂不考虑。此外,还有一种方法是采用“塑化”处理,将之做成塑化标本,这样也更能真实地向公众进行展示。

  随着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科技中心的科研人员研究保护工作的开展,他们将进一步向世人揭开“南澳Ⅰ号”的神秘面纱,走进历史,了解过去,而这些物品经过保护处理后也将很快在广东省博物馆的展厅向公众免费展览。(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王亚丽)

  2010中国桂林·史前文化遗产国际高峰论坛召开 史前文化遗址是全人类共有遗产

  本报记者 唐红丽

  “史前文化遗址具有重要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史前文化遗址对追溯城市文明始源,建设现代特色城市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同时面临巨大保护挑战。”于11月14—16日召开的2010中国桂林·史前文化遗产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博物馆学会史前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八届研讨会上,就“文化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等问题,上述观点成为与会专家共识。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协会等国际组织以及中国、瑞士、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的文化遗产管理部门和专业机构的100多名国内外文化遗产管理与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

  史前文化遗址是全人类共有遗产

  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马丁·施尔表示,一段悠久的历史有助于我们了解现在的社会问题,特别是没有了过去就没有了未来,如果不能了解过去的革命与革新,就不能在未来进行革命与革新。“博物馆致力于和谐社会”,在国际博物馆协会有个专门关于历史与考古学的协会,主要是把全世界各国的人们和专家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相关问题。

  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张春雨称,史前文化遗址作为文化遗产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展示利用史前文化遗产对追溯城市文明始源,传承民族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建设现代特色城市,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史前文化遗址保护面临巨大挑战

  据了解,被誉为“史前明珠”的甑皮岩遗址位于桂林市万福路。1965年发现,1973年和2001年进行过两次科学发掘,在仅仅发掘的90平方米的范围出土了10000多件史前文化遗物,承载了桂林距今12000—7000年间约5000年的历史文脉。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介绍,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桂林史前文化,其内容涉及华南乃至东南亚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等诸多世界性重要学术课题,在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但陆琼同时表示,史前文化遗址因其埋藏地下、年代久远、观赏性不强、大众不易识别等特点而不被社会普遍关注,保护面临巨大的挑战。

  为此,参加“中国桂林·史前文化遗产国际高峰论坛”的全体代表在11月15日发表的《桂林共识》中,就史前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达成10项共识,呼吁加强关注史前文化遗产。

  在研讨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国际博物馆协会跨文化委员会主席阿马尔·加拉,日本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水岛英治,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馆长童春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等专家学者作了主题发言。

  据悉,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广西桂林洞穴遗址考古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和“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启动仪式。(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沪中青年学者聚会上海外国语大学研讨保护中国海外利益发展

  本报讯 11月18日,由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未来十年中国海外利益的发展与保护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研讨会设置的两个主题分别为“外交、安全与中国海外利益” 和“经济、社会与中国海外利益”。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钱学文在题为“中国在中东(西亚北非)地区的经济利益”的学术报告中认为,中东地区是为数不多的与中国贸易存在逆差的地区,是中国能源进口的重要来源地。近年来,我国与中东地区国家贸易关系发展迅速,合作潜力可观。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李明明认为,我国应当对欧洲国家中较为普遍存在的对华负面观感予以重视,正确而有效地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为中国海外利益的拓展在欧洲国家打下民众基础。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德刚从分析近年来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军事基地的分布趋势、发展状况入手,提出了对中国保护海外利益的思考。他认为,中国目前不宜仿效美国在海外部署军事基地。但应当在中东地区加强与该地区一些国家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并可尝试建立补给基地,为中国在索马里附近海域的护航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缪迅 汤蓓)

  清华大学召开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重扬冯友兰学术与教育思想

  本报讯(记者张春海 通讯员李丹婕)11月20—21日,由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学会、冯友兰研究会共同举办的“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暨冯友兰诞辰115周年逝世20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副校长谢维和、冯友兰之女宗璞、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陈之昌、北京市哲学会会长叶朗、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北京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郝斌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冯友兰研究会会长陈来教授主持。

  在讲话中,谢维和回顾了冯友兰的学术贡献,尤其提到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谢维和认为,冯友兰在清华的教书生涯中,提出了“学术至上”、“名师中心”、“教授治校”、“研究自由”等教育理念,这些对于今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卓越人才、提高学术水准仍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清华校友、西北大学原校长张岂之作了“‘修辞立其诚’与冯友兰先生文风的特征”的主题报告,重点分析了冯友兰著作的文字风格和行文特点,从独特的角度探讨了他的学术思想。

  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专家参加了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共同探讨冯友兰先生教育思想和学术成就,进一步推动了冯友兰学术思想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开幕式上,还公布了第二届“冯友兰奖”获奖名单,该奖金由冯友兰研究会评发,特别奖励在冯友兰学术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学人,以推动中国哲学研究的发展。(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医针灸京剧入选人类非遗

  本报讯(记者艾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11月16日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1月23日,文化部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0年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名录情况。

  据介绍,中国申报的“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以及“麦西热甫”11月15日入选了“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共有28个项目列入代表作名录,6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全世界共有213项代表作名录项目,16项急需保护名录项目,3项最佳实践项目名册项目。

  我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87万项,进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非遗项目有7万项之多,非遗保护任务依旧很重。(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日均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本报讯(记者孙龙)日前,中日经济技术论坛(2010 北京)暨庆祝北京大学现代日本研究班成立20周年学术报告会在京举行。论坛由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主办,北京大学现代日本研究中心、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留日学人活动站、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等协办。旨在促进中日双方在经济、文化、学术和技术等多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与会者认为,当前,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日面临的共同课题,对两国经济技术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加强中日经济技术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为推动两国乃至东亚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两国专家学者要加强在节能环保、新能源、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创新合作方式,开拓新市场,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