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王庆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每次收到《中国社会科学报》,除了翻看首页的“本期导读”之外,最先阅读的就是18版的“书品”。起初关注这个版面,是因为名称起得好,“书品”而非“书评”,一字之差,境界全出,少了些许俗套,多了几分雅致。阅读好书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书评最重要的是把好书的好处告诉大家,这样的“书评”才是“书品”。当下的“书评”读下来索然无味,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捧杀、棒杀和抹杀。因此要么是对作者吹捧,溢美之辞读来让人脸红;要么是大帽子一扣,大棒子一挥,让著者死无葬身之地;要么就是回避真实的理论问题,浮于表面,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真正的有价值的书评难觅其踪。“书品”版读起来让人耳目一新,它所设置的几个栏目:“新书推荐”、“专家视点”、“重点推介”、“经典重温”、“书林书话”,不仅语言犀利、思想敏锐,而且可读性强、饶有趣味,我买的很多书都是因为看了“书品”版的推介和评论的缘故。《中国社会科学报》“书品”版要打造中国最权威的理论学术书评,我想不仅如此,它还是中国最有意思、最有读头的“书品”。
往 黄晨园(书品版编辑)
诚如您所言,把此版命名为“书品”而非“书评”,颇有讲究。其实,创办初期,报纸编辑部围绕如何开设一个为学界推荐好书,同时又能对一些好书进行评论的栏目颇动了一番心思。最终,以“书品”落案。办这样一个版,主要是想为学界构建一个平台。目的有三:一是通过刊登专家学者对好书的品评,领略好书境界;二是通过反映书界动态,推荐新书;三是通过挖掘经典背后的故事,温故知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书品”不仅传播知识,而且追求真理,求索文明。我们将一如既往,不断开拓创新,把栏目办得更有特色,更吸引人。也希望您和广大读者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