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拯救森林 保护健康“筷”行动 ——记赵晓华和她发明的多用途餐具
作者:cuicen   日期2010-11-17 13:5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人习惯用筷子吃饭,筷子重量轻,使用方便,容易清洗,于是深受人们喜爱。筷子与森林、环境息息相关的同时,也事关百姓健康。中国烹饪协会曾对全国“70后”、“80后”消费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一周平均在外就餐次数在5—9次的人占45.88%,10—14次的占35.73%,有9.2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一周平均在外就餐超过15次。调查中,78.38%的受访者表示“无法保证完全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据某权威机构报告显示,在餐馆就餐时,消费者“经常用到”和“偶尔用到”一次性餐具的比例超过80%,而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只占2.83%。由此可见,在中国,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量非常之大。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一次性筷子主要用杨木、桦木、毛竹制成,原料主要采自我国人工林和次生林的原木(而非边角废料)。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人均森林占有面积在世界排名第134位,且林地流失、林木采伐过量等问题严重,年需木材缺口接近1亿立方米。而中国市场各类木制筷子消耗量十分巨大,以一次性木制筷子为例,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子450亿双(约消耗木材166万立方米)。每加工5000双木制一次性筷子要消耗一棵生长30年的杨树,全国每天生产木制一次性筷子要消耗森林100多亩,一年下来总计3.6万亩。大量使用竹木制造的一次性筷子,显然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作者:靳朝辉)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