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是中国竞争力的表现,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标志。“中国制造”不仅仅是商品的产地标识,自身蕴涵着一定的经济价值,它同时充分诠释了中国产品的特质,凝结了中国的特有文化,一直以来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载体。然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中国制造”正面临着种种困境,甚至有迷失自我的危险倾向,这务必要引起国人的高度关注。
上世纪的“文化大革命”,留给中国太多值得思考的东西,使中国贻误了发展的机遇,拉大了与许多发达国家间的财富差距。作为商品,“中国制造”有品无牌。中国的产品偶尔也会出现在境外,那也只能在地摊上摆放,成捆成堆地廉价出售。于是,也就逐渐形成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制造”的深刻印象。其实,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短缺经济的现实中,品和牌都没有太大的意义。
改革开放无异于一场新的革命。外来的信息,外来的产品,外来的理念,让中国开始了解世界,逐渐意识到并承认与现代世界的差距。一时间,部分国人迷惑了,不自信了, “中国制造” 一下子不时兴了。在国内,有条件的尽量不买国货;到了国外,绝不购买“中国制造”的产品。在日本,一些商店曾经有个不成文的规则,允许中国人误买了“中国制造”的商品可以无条件退货。
一些百年的老字号黯然失色,民族品牌无人喝彩,不得已也开始被迫出售或寄人篱下,甚至贴上了洋商标。一些本来名声不小的“中国制造”也不得不加上外国名字,甚至销声匿迹了。就连一些响当当的城市或景区,也甘心用外国的品牌为自己贴金,于是就有了“中国的威尼斯”、“中国的夏威夷”、“中国的迪斯尼”、“中国的哈利路亚山”等等。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充其量是表明中国有了与世界某些可以类比的东西,但这绝不意味着“贴牌”的做法是提高了自己,而可能是适得其反。“中国制造”陷入迷失自我的境地。
必须承认,由于多种原因所致,一些“中国制造”的确不具备竞争力。在短缺经济时期,在没有外来竞争的条件下,国人没有比较和选择,淡漠了品牌意识。更重要的是,政府缺乏培育“中国品牌”的明确意识和扶持政策。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吸引境外资金、技术和管理模式,中央政府推出了许多优惠政策,地方政府也根据自身特点尽力拓展优惠空间。一方面给境外投资人或企业以“超国民待遇”,另一方面却没有及时对“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的建设做出预案。结果,使得“中国制造”处于被动衰退的境地。
在国外超市,人们或许更愿意选择立顿的黄牌茶或斯里兰卡/印度红茶,更青睐于日本、英国、荷兰产的瓷器,而非中国的景德镇和湖南的醴陵。中国的丝绸产品也早已不是海外人士馈赠亲朋的物品,连中国人也要到免税店里购买“意大利制造”的丝巾。这些“中国制造”的传统优势,面对急剧竞争的国际市场,正在丧失往日的风采。
如何扩大“中国制造”的市场占有份额,成为国人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重大经济命题。只看自己的进步,挖空心思地寻找具备多少世界第一,自我陶醉已有成就而不谋新发展,是阻滞“中国制造”走出新天地的不良惯性思维。即便今日,依然必须正视,世界经济大国不等于世界经济强国,不代表有竞争力。是该采取切实行动的时候了!
然而,有人采取一种“独特”的方式,自己花钱购买外国标签,抬高身价,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借以提高知名度,殊不知,这是一种脆弱的、没有底气的、短视的自我救助。其带给自身稍许甜头的同时,更多是给不少境外“专家”和“国际认证机构”提供名利双收的机会。“中国制造”也因此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改革开放带来了公平竞争,使大家对“中国制造”、“中国品牌”有了新的认识,在世界范围内也开始有了一些不俗的表现。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卫星上天、人类登月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可能并不那么重要。一个海尔品牌的冰箱,一个信得过的同仁堂药店,与他们生活的关系可能更加直接相关。
要把中国建设成经济强国,必须靠自身努力提高竞争力。而“中国制造”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只有找到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采取切实措施,保护真正的“中国制造”,才能获得世界的认可和承认。
“中国制造”应该成为中国通往世界的名片。它是一个丰富的整体,是中国产品、中国服务和中国创造的集合。希望有一天,不论什么地方,不论那里的人,不论使用什么语言,他们都能够非常容易地辨认出“中国”和“中国制造”的汉字或者标识,知道“中国”和“中国制造”、 “中国服务”和“中国创造”的真正含义。那么,通过“中国制造”展示中国形象,提升中国竞争力,确立中国国际地位的日子也就到来了。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广瑞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