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9日,这一天是泰国前总理他信政权被推翻四周年的日子,在今年上半年造成泰国局势动荡的反独裁民主联盟(俗称“红衫军”)又在这一天举行了大规模集会。泰国国内局势的变化会不会导致泰柬边界新一轮的冲突引发了各方的猜测。
近两年来,一座庙宇的归属问题成为引发泰柬边界冲突的导火索。2008年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柬埔寨申请的柏威夏寺为世界文化遗产,此后,泰柬两国有关柏威夏寺的主权争议升级,两国军队多次在该地区交火。2010年7月,柬埔寨将柏威夏寺的管理计划提交给世界遗产委员会,这一举动再次遭到泰国政府的强烈抗议。柏威夏寺引发的泰柬边界冲突不仅仅与柏威夏寺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文化价值相关,而且还受到泰国国内政治派别对立和斗争的推动,同时也反映出该地区国际组织在成员国之间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有限作用。
庙宇申遗成功导致冲突升级
柏威夏寺是一所印度教寺庙,坐落在柬埔寨柏威夏省与泰国四色菊府接壤的边境地区。从10世纪中叶到大约1152年期间,高棉帝国的13位君主一直在不间断地建造该寺并加以润饰,终于形成了这一坐落在悬崖之巅的令人赞叹的建筑群落。历史上的高棉帝国与近邻暹罗王朝的力量此起彼落,都曾在不同时期占有柏威夏寺所处地区。到了法国统治印度支那时期,泰国为了维护自身的独立地位,不得不与法国妥协。
......(作者:龚浩群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