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七议
作者:cuicen   日期2010-10-29 14:3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随着《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颁布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然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当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思考之一:明确是否意味着解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随之而来的便是经济成分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物质利益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等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多样化,从而导致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价值导向、价值指引方面的困惑,极易造成类似信仰缺失、理想迷茫、道德滑坡、知行脱节等消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用等问题的出现。形势的严峻迫使学术界不得不对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关注、洞察、钻研和分析,大家的着力点集中在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上,对制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用发挥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拉网式的全面、系统、科学的梳理,不乏真知灼见。通过归纳分析,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些问题达成了共识,有利于问题的明确。

  然而,问题的明确只是对问题产生的原因、现象、形式、后果等方面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不等于深刻认识了问题,不等于去伪存真地深入了问题,并不意味着问题的最终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探究过程中,把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增强其实效性上。

  思考之二:地位是否意味着成效

  《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明确规定了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设立,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整性、统一性,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

  地位有了提高和保证,那是不是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效也随之增强了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建设、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成长是一个举步维艰的过程。作为高校管理者,要在认识上高度重视,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高度以及其新的发展增长点,在完善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安排妥当、照顾周全;教师要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尤其要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地位的提升必然会带来自我地位的提高;学生则要认清作为新时代建设人才所肩负的历史责任,认认真真、真真正正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没有落实的地位是空话,没有与之相配套的保障的地位是无根基的地位。抓住机会,集多方合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在地位攀升的契机里得到长足的发展。

  思考之三:以人为本是否意味着消隐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有利于教育效果的提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是“以人为本”的重新阐释。在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统治下,并不意味着教师地位的消隐。正所谓“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书育人,学生为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中,教是主导,学是主体,以人为本必须是坚持两“本”,而绝非排斥一方,变为一“本”。我们要充分重视教学中教师地位的显著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少了教师这个主导,整个教学便沦入塌陷。对老师的任何贬低、无视、淡漠都将危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效。

  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有赖于高校领导的以“师”为本。高校领导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及相关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结构,科学配足专职教师,重视教师进修培训制度,多为教师创设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切实改善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生活条件,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健康、有序、持续发展打造师资保证。

  思考之四:实践是否意味着取代

  高校当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引入实践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实践教学地位、作用的重要不意味着它可以占据甚至取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位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属于理论环节,实践教学属于实际操作环节,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证了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它与理论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是对实践的指导,二者缺一不可,绝对不可以相互取代。

  事实上,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中实施实践教学仍面临着许多困难,诸如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的情况;缺乏足够的保障,例如教学时间不充分、专项经费不充裕、实践基地不充足,缺乏客观的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体系等。困难重重并不意味着实践教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地位需要降低、取消以至被理论教育所取代。社会实践永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试金石”,脱离了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不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
  
  思考之五:方法是否意味着拿来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感染力和说服力的载体。教学方法单一、呆板、枯燥、乏味,肯定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在借鉴教学方法时,首先要避免一个误区:简单“拿来”。一些教师能够认识到先进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但是却不懂、不会、不能把引进的教学方法资源灵活地运用于课堂的教学当中,不能有效地处理原有教学方法与引进教学方法的结合问题,呈现出生搬硬套、不伦不类的“嫁接”状态,方法体系的不交融自然不会使方法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简单的“拿来主义”绝对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对待教学方法的态度。在借鉴教学方法时,要对方法所涉及的前提要求、机理规律、运作模式、相关技巧等必备要素作系统的了解,结合自身条件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环境,做到因地制宜、随机应变,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供保证。

  思考之六:课堂是否意味着终结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课堂。正规有序的课堂将学生组织在一个固定的场所,有利于知识的系统灌输和教师的连续教学。离开了课堂,学生、教师便成了分散的个体,缺失了双向交流的空间,灌输指向不明确、接受的渠道受阻塞,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然而,主阵地的位置不意味着课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唯一渠道、唯一空间,不能因为是主阵地就忽视甚至取代其他的教育方式。课堂不意味着终结。我们必须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意识,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同时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空间,充分占领网络阵地,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操作便捷的优势延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功能。在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空间时,不要虚张声势的宣言,不要虚情假意的幌子,不要哗众取宠的表演,要踏踏实实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思考之七:结合是否意味着偏颇

  在大学生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际、社会实际、大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表现在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结合社会实际,充分扩张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

  贴近现实,融入社会热点、难点话题,关注局势,容易使课堂鲜活生动,博得学生的欢迎和认可,使理论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深入学生头脑当中。教师在结合实际讲授理论时,要慎重措辞,描绘事实时尽量避免夹带自我偏激情绪,要做到公正、客观,不妄加揣度,杜绝无根据地评论。做到把握问题准确,拓展知识精确,判断是非明确。总而言之,结合实际不是过度、夸张的偏颇,而是致力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孙慧玲 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