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与甘肃开展战略合作
本报讯(记者王宙)10月13日,国家行政学院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魏礼群和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分别讲话。
魏礼群指出,国家行政学院与甘肃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立足于结合工作实际、致力于认真实施开展合作,这标志着双方合作更加全面、更加密切、更加持久,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体现双方共同愿望,对于行政学院事业和甘肃的共同发展,必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陆浩表示,甘肃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国家行政学院资源丰富,人才汇聚,师资雄厚,干部教育培训和科研咨询能力强大。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为甘肃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同时也将为国家行政学院加强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
双方一致表示,国家行政学院与甘肃省将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根据甘肃的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需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全面实施协议各项合作内容,进一步加强长期战略合作,共同推进行政学院事业和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新闻中心成立
本报讯(记者钟哲)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新闻中心成立,该中心的成立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新闻中心是统筹全社新闻资讯的综合性机构,集策划、采访、编辑、管理于一体,由《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部主任李红岩担任新闻中心主任。
该中心的主要职能是:策划“独家报道”与“特别策划”选题,采访学术新闻与资讯,统筹全社新闻资讯类稿件,编辑《中国社会科学报》新闻资讯类以及“学府”、“学苑”等版面,编辑《中国社会科学报·院内专刊》,编发全国记者站稿件,协调、管理记者站事务,统一协调全国通讯员工作。
据悉,新闻中心下辖采访部、编辑室、记者站站务管理办公室、广东记者站、陕西记者站、上海记者站,以及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部记者站等部门。(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庆人大国学院成立五周年 坚持“大国学” 迎来新发展
本报讯(记者雷家琼)10月16日,来自海内外的200余名学者汇聚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庆祝该校国学院五周年生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国学院院长纪宝成,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阎晓宏,国学院名誉院长冯其庸等出席庆典。
纪宝成回顾了五年来国学院走过的道路,总结出五年来国学院办学的经验:其一,初步探索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国学教育创新机制。如实行六年制本硕连读学制,编写和出版了“国学经典解读”等系列基本教材,推行了学生自三年级开始的四年一贯导师制,开展了作为教学环节的学生游学实习制等。其二,锲而不舍致力于在国学研究方面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推出一系列具体的成果,使国学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实处。其中包括组织编写“国学研究文库丛书”、“近代国学资料整理与研究丛书”、“西域历史语言研究丛书”和“汉藏佛学研究丛书”等。其三,在国学教育与研究的开展过程中努力强化和提升国际性。
冯其庸在致答谢词时,就现存的部分国学问题发表了见解。他认为,坚持“大国学”概念并努力扩大范围,才能争取绝大多数人的支持,进一步迎来国学的新发展。
庆典结束后,举行了国学前沿问题研究暨冯其庸先生从教六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外学者围绕出土文献与汉唐思想、社会史研究、红学研究新视野、近代国学文献整理与国学学科建设、历代集部辑论与文学建构以及民族语言资料与国学研究等议题展开学术研讨,就如何进一步推动国学教育,深化国学研究发表了见解。(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第十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幕 扣紧唯物史观与中国问题的双重逻辑
本报记者 慕卿
金秋北京,汇智集贤,10月15—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兼哲学院院长郝立新主持开幕式。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1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届论坛。
论坛主题为“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问题”,旨在深入探讨作为方法论指导的唯物史观与作为巨大实践场域的中国问题之间的辩证逻辑。一方面,推动当代中国的发展,须臾不可离开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指导;另一方面,对中国问题保持强烈的理论关切,是当前推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实践源泉。二者任何时候都不可偏废,不可分割。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陈先达和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在开幕式上作主题演讲。陈先达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他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我们观察当代一切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近些年随着唯物史观被边缘化,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翻案之风盛行,凸显了历史观的混乱。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事实具有一次性,历史现象具有相似性,历史规律具有重复性。不能正确理解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的各自特点及其关联性,就不能确立正确的史学理论。
衣俊卿认为,要准确把握新时期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的特殊着力点,通过研究视角和理论范式的转换,有效面对今天深刻变化的社会历史现实及其思想资源。这就需要透视当代社会历史现实和社会历史思想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由于信息化背景下的文化整合,社会构成呈现内在差异和多态化,消解了主导型领域的统治地位或控制作用;其二是由于社会诸领域的“再一体化”和相互融合,社会的控制机制由几种宏观权力的相互博弈让位给多态化的微观权力的相互制约和差异化共生。由此,完善与创新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研究范式的任务就历史地提到了我们面前。
随后,论坛采取分组研讨与小组代表大会发言的形式进行,研讨议题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公平问题”、“公共性、公共精神与公民社会”、“中国道路:普遍性与特殊性”、“民族精神与当代文化建设”等。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专家学者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经验和模式,考察当代世界的新形势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遇到的新问题、新机遇、新探索,并通过对中国问题的学术思考丰富和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努力推动中国学术实现新的进步。
与会学者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起到了理论先导的作用,对改革开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断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举措。
与会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揭示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和根本方法,必须认真研究历史唯物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中国现实问题的争论一再提示我们,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来思考中国问题,同时又通过对中国问题的思考来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阐释,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和使命。
与会学者一致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与时俱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必须认真探索马克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及其时代精神,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察当代世界的发展进程,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解决当代中国社会进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同时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传播的水平,让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光芒与实践力量。
据悉,马克思哲学论坛于200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创办,此前已在广州、上海、武汉等地成功举办了九届,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深入探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知名高端论坛。(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国史研究化为通俗读物 “历史转折三部曲”描述伟大转折
本报讯(记者李晓峰 通讯员刘仓)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历史转折,是科学总结新中国30年和国际共运100多年的经验教训的集中体现,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进入新阶段。10月17日,“历史转折三部曲”《前奏》、《决战》、《新路》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与会学者高度评价“历史转折三部曲”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将党史、国史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读物,让学术研究成果为大众所共享。
以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程中原为组长的课题组成员,对“1975—1982伟大历史转折”这一课题的研究,自当代中国研究所1991年成立之初即已着手进行,至今已达20年。基于这项重大课题研究深厚的学术积累和丰硕的研究成果,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和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了图文版“历史转折三部曲”,作为其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学者们认为,“历史转折三部曲”记述了从1975年邓小平主持整顿到中共十二大这一伟大转折时期的历史,它把伟大历史转折分为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分别命名为《前奏》、《决战》、《新路》,体现了有分有合、分而不散的整体布局,展现了一幅伟大历史转折的政治图景。
这三本书告诉读者,历史的伟大转折,是从根本上破旧立新,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旧路,走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新路。“历史转折三部曲”集中展现了邓小平在这一伟大历史转折过程中的政治智慧和伟大贡献。邓小平治国安邦的思想,大力推行整顿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犹如一条“龙骨”贯穿全书始终。它是深化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究的新著。“历史转折三部曲”科学地反映了历史转折的逻辑和基本规律,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特区肩负推进治理创新使命
本报广东讯(记者冯建华)10月16—17日,经济特区的政治逻辑——庆祝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会议由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汕头大学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教授汪永成认为,经济特区是中国政治变革的产物,经济特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政治效应,为中国政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改革创新动力激情的衰减甚至枯竭,是当前深圳等经济特区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当前应该开发经济特区的政治功能,这关系到中国经济特区的前途。如果说30年前中国的“政治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解决”的话,那么,今天经济特区乃至中国的许多经济问题必须通过政治(发展)的途径来解决。开发经济特区的政治功能,涉及的领域非常广阔,但重点是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谢志岿则认为,当前中国的主要问题不是根本政治制度的问题,中国下一步的核心政治选择是治理创新。所谓治理创新,是在维持现有政治系统的前提下,实行功能的提升,它不是一种消极的选择,而是一种现实的积极的调适。在推进国家治理创新中,经济特区肩负重大使命,应该继续承担探索者的角色,即在现有条件下,大力推进财政、人事、决策民主,加强监督问责,实行公共治理,建设阳光政府。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郭定平也认为,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优化政府治理的要求来看,如何让阳光政府照亮政治的全过程,将是未来政治发展与改革的一项艰巨任务。(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构建立足实践的现象学教育学
本报讯(记者张春海)10月14—16日,“现象学教育学:体验与实践”第二届现象学与教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办。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建设在致辞中指出,现象学教育学是西方当代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现象学教育学强烈地关注教育实践和教育学意义,认为活生生的教育现象才是教育本身,教育的意义存在于实践中;它关注儿童和儿童的世界及其教育学意义,关注教师的教育意识等,同时关注人的存在。这门学科以其取得的成果展示着一种新的教育学的可能性。中国的教育学学者需要更全面、系统地把握现象学教育学思想,拓展教育学研究的视野和领域,成为敏行的教育实践者。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凯萨琳·亚当斯作了题为“在界面上的教和学:培养成长中的‘电子的一代’”的主题报告。她介绍了在北美国家的教育界的新情况:许多学校正在努力给课堂配备以高速因特网等为代表的技术设备,使学生们生活在一个电子的界面,成为前所未有的“电子的一代”。她采用现象学的方法分析这一界面,聚焦人与电脑交互的主体间的空间,分析这种人与数码教育技术新关系具有的深层教育意义。她指出,这种新关系扩展和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和师生关系的边界。她认为,这些富有戏剧性的变化召唤着一场新的教育技术。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石中英分析了全球化时代教师同情心及其培养问题,指出全球化时代教师应当担负起培养具有同情心的世界公民的责任,为了履行此责任,教师本人同情心的唤醒尤为重要,这种同情心也是教师伦理形成的基础性品质。
学者们认为,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方法,能够帮助学者澄清教育学的许多基本观念和理论,同时,也需要与具体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对教育工作给予切实的促进。与会学者还就现象学方法在教育学中的运用、数字化阅读的利弊、教育学如何应对新技术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