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长春热心读者)
宋版图书至今受读书人和收藏家的青睐,是因为它从内容到文字,从雕版到纸张、印刷等,全都用心而精致,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及其书籍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准。偶尔在机场等处看到印制精美的商业期刊或广告,常常感慨学术出版物何时能够内与外俱美、品与质俱佳。《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一年多了,也订阅一年多了,因为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办的,它的学术品位在意料之中,然而,它的设计制作水准,却在意料之外。红、黑二主色调,间或以蓝色调剂,尤其是报头精心调出的朱红,既使用了中国文化的代表色,又区别于时装上常使用的大红,显示出中国学术的文化身份与优雅格调。与之呼应,传统印章式的“特别策划”、“图说”等栏目名称、中缝云纹引领的宣传文字,无不以有意味的形式诠释着它的口号:“从这里走进中国社会科学”。
国力的强大,使中国的社会科学继改革开放初科学的春天来到后,迎来了大发展的时代,而绝大多数学术出版物尚无条件在设计制作上面承载当代最先进的技术。我真的寄希望于《中国社会科学报》能够实现我们这一代学术出版人的梦想,留一份代表我们时代的出版物给后人。
祝晓风(本报编辑)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一份理论学术文化大报,除了在内容上,我们力求一流、权威,在形式上,我们也同样追求一流。从来信看,王卓先生对于学术、出版是位内行,也是我报的热心读者。从您的来信中,我们受到很大的鼓励。非常感谢您!现在的设计,是我们在2009年上半年,经过长时间的讨论、研究,多方征求意见,在学术界和艺术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下的成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报纸的形式已在读者中形成了一定的审美习惯,产生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报纸的形式,需要相对的稳定,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有适当的变化。希望王先生今后仍关注我们报纸,多提宝贵意见。(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