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哲学学科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科以哲学系为主体,多个研究中心、研究所为支撑。哲学系下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逻辑学6个教研室以及关学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研究所、西方哲学研究所、科学技术史研究所、人文学科研究所。此外,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文学院美学教研室也共同支撑着我校哲学学科。
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我校哲学学科已经形成了一支以资深教授为龙头,以中年学术骨干为依托,以青年学者为后备,年龄结构合理,学位层次较高,研究专长互补的优秀科研梯队。目前,哲学系有29名教师,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1人,讲师3人,教师中博士生导师8人,获博士学位的26人。宗教研究中心现有研究人员11人,其中教授和研究员6人;文学院美学教研室6人,其中教授3人。宗教学和美学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中,50岁以下的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哲学学科现有中国哲学、宗教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哲学和宗教学是陕西省重点学科,宗教研究中心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哲学博士后流动站为陕西省“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哲学本科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选读”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在本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人员中,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组织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编写规划入选专家4人,其中首席专家1人。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科现已形成以优势学科方向带动、其他学科方向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国哲学以关学与宋明理学、汉唐三教关系、先秦诸子研究和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见长,丁为祥、刘学智、林乐昌和康中乾教授在以上四个方向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宗教学学科在隋唐佛教宗派、佛教文学、地方佛教、儒释道三教关系、伊斯兰教和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等研究方面,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和较为明显的地域优势。吕建福教授的《中国密教史》和吴言生教授的“禅学三书”得到了国内学界的认可和较高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美学和科学技术哲学也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和教学科研团队,袁祖社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研究、金延教授的西方哲学认识论史及客观性问题的专题研究、尤西林教授的现代性与美学研究、江秀乐教授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整合研究,在国内学界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
我校哲学学科现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的教育建制,具备较为雄厚的研究实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是西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哲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基地,培养的研究生中已有多人成为国内知名学者和学科带头人。科研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自2005年以来,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学报》、《复旦学报》、《文史哲》、《自然辩证法研究》等高等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2005年以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项,省部级课题26项,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19项,高校人文社科奖8项。其中,康中乾教授的博士论文《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入选2005年度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刘学智教授的专著《中国学术思想编年·隋唐五代卷》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我校哲学学科注重对外学术交流,先后邀请了大批德、法、英、美、韩等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哲学各学科学者也先后被上述国家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学术团体邀请参加学术会议或讲学。近年来哲学系多次承办高规格、高质量的专业学术会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2005年中国哲学年会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学术研讨会,2006年传统伦理与和谐世界暨第十三届中韩伦理学学术会议,2008年世界价值哲学高峰论坛暨中国价值哲学年会,2008年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汇流与整合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自然辩证法通讯》创刊三十周年大会,2009年儒家美学思想的现代阐释暨首届中华两岸四地美学学术研讨会,2009年中华外国哲学史与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暨经验主义、实用主义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科经过长期发展,目前业已具备了较强的学术实力,已经成为西部名副其实的哲学教学科研重镇。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广泛延揽各路贤才,壮大学术力量,置身学术前沿,保持开放心态,积极开展与海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力争使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科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是陕西师范大学传统优势学科,是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单位,是陕西省重点学科。本学科以“关学与宋明理学研究”和“汉唐三教关系研究”为中心,以“先秦诸子研究”和“中国近现代哲学”为侧翼,形成了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关学是宋明理学中极具特色的地域性学派,也是宋代理学的源头之一,与理学其他学派保持着积极的互动关系,在宋代经济重心南移之后,始终保持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从一定程度上说,关学的历史也就是整个宋明理学发展的缩影。汉唐哲学主要围绕汉唐时代的儒佛道三教及其互动关系展开,既以此上溯先秦诸子,同时又集中于在佛教刺激下儒道两家之交融互动关系的研究,因而这一方向实际上也就是对整个中国上古、中古时代哲学的集中研究。
本学科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丁为祥教授的《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作为《中国学术思想编年》的副主编,刘学智教授撰写的《中国学术思想编年·隋唐五代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林乐昌教授的《道学探微——以张载关学和阳明心学为中心》,康中乾教授的《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2005年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均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2005年以来,中国哲学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丁为祥教授和刘学智教授分别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组织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教材《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思想史》入选专家。
宗教学
宗教学学科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宗教研究中心2008年被设立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经过三代学者的努力,本学科已在隋唐佛教宗派、佛教与中国文学、伊斯兰教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宗教等研究领域形成优势。吕建福教授的密教研究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所著《中国密教史》是这一领域的代表作,广为学术界引用和参考,曾获得国家级奖励;他对法门寺地宫出土密教文物及其内涵所作的出色研究已成为该领域开创性的成果;近年来他对密教哲学包括日本密教思想的研究,在学术界也有重要影响。禅宗研究以禅宗思想、禅宗哲学、禅宗诗歌为研究重点,具有显著的特点,吴言生教授的系列论文和“禅学三书”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所编《中国禅学》已成为反映国内外禅学研究最新成果的重要刊物。
与此同时,韩中义教授、哈宝玉副教授、马强副教授、徐百永博士等充分利用西北地区和西安古都丰富的宗教资源优势,重点研究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以及新疆地区历史上的西域佛教,近五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及一般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在国内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在佛教史地方面,陕西师范大学有一批历史学者结合文物考古资料进行研究,涉及佛教地理分布、地区佛教、碑铭考释、寺院遗址、典籍整理、西行求法、佛教文化交流等领域,在学界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学术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方向的研究和建设历史悠久,学术积累较为深厚,是学校重点支持发展的优势学科。1979年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
目前,本学科已经形成相对稳定且较有特色的四个研究方向:袁祖社教授等的社会公共哲学研究,坚持从文化公共性价值理想重建的理论视野来考察和反观当代人类生存所面对的诸多重大社会问题,致力于挖掘和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固有的公共性理论向度、精神气质和实践智慧。武天林教授等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雷龙乾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和肖士英教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研究,也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致力于突显现实透视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追求。
本学科教学和研究实力较为雄厚,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水平较高。由本学科组织申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选读”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改革”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以来,本学科先后承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和教育部专项委托课题各1项,教育部及省级课题8项,获省级科研奖5项。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8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90多篇。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转载和转摘,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外国哲学
外国哲学学科建设起步较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杨文极教授、金延教授等就开始从事本科生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西方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1994年本学科获批设立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本学科老中青三代学者形成了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发展潜力的教学研究团队。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方向已经形成了系统、规范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培养的研究生具有较高的质量,已毕业的硕士生中半数以上考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等国内名牌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博士研究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翻译与研究并重,并形成了几个较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些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金延教授长期从事近代西方哲学和西方哲学认识论史的研究和梳理,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赵卫国教授在近现代德国哲学以及海德格尔哲学的研究和译介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水准和较为深厚的学术积累;宋宽锋教授和石碧球博士在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与中西政治哲学的比较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黄瑞成副教授则在古希腊哲学与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研究和译介方面具有深厚的学术积累。
2005年以来,本学科教学科研人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及省级课题5项,获省级科研奖3项,在《复旦学报》、《文史哲》、《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和转摘。总体来看,本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在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
美学
美学学科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坚持理论原典的研读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相结合,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形成了齐整的研究团队和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是本学科的优势所在,本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人文指向,强调审美的超越性及其对现实的批判功能,尤其注重马克思的基本观点与各种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交流与对话。尤西林教授的专著《人文学科导论》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首席专家主持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美学原理》教材编写,主持教育部“八五”项目“马克思劳动美学及其现代意义”、“九五”项目“20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问题史”。
美学学科本身就是现代性的产物,从现代性的理论视野出发对美学问题进行思考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尤西林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心体与时间:20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同名专著已于2009年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李西建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消费时代的审美问题研究”,都是从“现代性问题及其美学意义”这个角度展开的研究。
在美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以美学原典研读为基础,对西方美学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准确把握西方美学发展的内在理路与基本精神。在此基础上,着力思考当代美学尤其是当代中国美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的理论路径,为其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照,形成了现代新儒家美学研究、基督教神学美学研究、自然美问题研究等具有特色的研究重点。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学科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由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和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共同支撑。本学科带头人为江秀乐教授。近五年,本学科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在高层次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鉴于学校文史哲方面的传统优势,本学科尤其注重关于科学技术问题的理论性研究和实证、史学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三个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研究。本方向致力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关系的研究,侧重在西方人文主义视野中对科学技术进行反思和批判,多层面全方位地对科学技术的形而上学基础、科学技术的建制和发展模式、科学技术本身的局限性以及科学技术对人和社会的异化作深层次研究。
具体科学技术领域的史学研究。此方向主要以中国地理学史研究为支撑,将长期作为历史学附庸、偏重于观察和记述现象的古代地理研究置入中国古代思想史之中,提高到哲学的高度给予理论性考察。近年来主要侧重西部环境历史变迁规律的研究,直接服务于西部地区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
数学哲学和数学文化研究。本方向以数学基础理论、数学思想史、西方哲学史为背景,从更广泛的文化学视角出发,对数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数学与逻辑的关系、数学思想与哲学思想发展关系等方面作全面的综合性研究。
三个研究方向具有相互支撑的互补性,史学研究的开展为理论研究提供有根据的支持,理论研究反过来为实证和史学研究提供原则和方法上的指导。(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