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生态文学全面介入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duanxp   日期2009-09-03 09:2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近日,为期三天的“生态文学与环境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亚洲跨文化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的生态文学作家、文艺创作者以及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对生态文学兴趣颇深的青年等近120人云集北京大学,分别就全球范围内生态文学与环境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畅所欲言,并呼吁生态文学全面介入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学应返回生活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突破与发展,在生态不断遭到破坏、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状态下,文学创作开始关注生态问题。

  据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赵白生介绍,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世界生态文学发展的影响下,一部分中国作家投入生态文学的创作中,陆续出现了不少生态文学作品。报告文学于是以其客观迅捷、真实生动而成为中国生态文学创作的最初选择。此后,生态小说、生态散文和诗歌等创作逐渐兴盛。而其中的生态小说更以其反映生活的丰富、虚构情节的生动、刻画性格的鲜明等,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生态文学的生力军。如今,著有《伐木者,醒来!》、《长江传》、《地球传》、《守望家园》等环境保护方面作品而被誉为“中国环保文学第一人”的环保作家徐刚,已经被国家环保总局特聘为“环境使者”。

  北京大学谢琼女士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绝大多数文学创作很难被看做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学。因为在这些作品中,自然与人类社会通常仍旧是两个彼此对立的部分,而非一个整体,许多作家大都简单地扬自然而抑社会,逃不脱二元论的泥淖。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李素杰认可上述说法。她认为,文学史建构中这种片面的割裂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类活动过于关注、对自然过于冷漠的做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文学科中存在的一个致命问题,即人类中心主义。为此,反思人类文化,反思以往文学史建构中的不足与缺憾,进而深刻挖掘文化与自然的关系,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文化在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中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生态文学创作的关键问题和真谛是‘走出与介入’”。对于上述观点,生态文学研究专家、美国内华达大学文学与环境研究生项目负责人斯科特·斯洛维克认为,“走出”意味着作家走进大自然中,在融入自然的过程中感悟并接受自然发出的奥妙信息,获得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动力,找到独特的生态审美方式和生态的艺术表达方式,创作出真正堪称生态文明优秀成果的作品。“介入”则意味着生态文学绝对不是纯粹的退隐文学,而是在生态思想指导下的、应对生态危机巨大挑战的文学,是与社会现实密切结合的文学,其最终目的是介入社会。生态文学返回并深入人类社会,密切关注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对生态的摧残和破坏,深入研究生态危机的产生原因和缓解途径,全面介入人类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批评不仅是做“记录”

  喀麦隆生态学者尼楚杰·奥古斯丁介绍说,作为生态文学的新动向、旨在分析自然环境与文学之间联系的生态批评,已经在西方兴起。但悖谬的是,堪称“人类祖先”发祥地的非洲却在生态批评领域“声若游丝”。他分析说,非洲人在其自然居住地变成都市之前,一直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但在乡村地区迅速扩张为城市后,却导致了非洲人与其自然环境关系“紧张化”。

  生态批评从一开始就具有行动主义的冲动,而不满足于做“记录”。韩国成均馆大学副教授西蒙·艾斯托克认为,在韩国,在强大的经济、工业和政治势力等多重影响下,生态批评本身由于其分裂的立场而未能收到实效,以至于沦为纸上谈兵式的生态批评。

  生态批评可以是一种理论,也可以作为一种范式,但不仅仅是研究文献中的自然界或自然物,而是一种实质性的理论。印度拉贾斯坦大学政府学院永久讲师安姝·沙曼认为,文学及其他文献从主题的、艺术的、历史的、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或理论的层面展示自然环境以及相关的方方面面,而生态批评则通过分析这些展现出来的功能,期待能有所改变。

  环境教育应是终身教育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结束,人类面临的挑战是经济增长和与之相关的破坏性发展,这种破坏性发展在世界各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环境破坏,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完全被消费主义和生产利润的模式所取代。为了构想和实践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环境教育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印度野生动物和气候变化研究者、自然基金会项目合作者维克拉姆·阿蒂提亚在作主题发言时说,环境教育被看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对公民进行早期教育,使他们接受正确的价值体系,并养成符合这些价值体系的生活方式,以便把人类对地球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正是因为这一教育使人们能够极其敏锐地感知环境和影响环境的各种主要问题,因此以环境为目标、主题和手段而开展的教育,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据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张华介绍,环境主义作为一个流行的平民政治运动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影响带来了一场思想上的变化,即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为扭转现代工业发展对生态的破坏奠定了基础,促使人类思维方式从一个工业化的、贪婪的和追求物质的社会向一个生态友好型的社会转变。张华说,在这一运动影响下,一些国家的环境教育和实践值得肯定和借鉴。比如澳大利亚,一方面,政府建立了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生物多样性、湿地和其他环境问题的规则和条例,陆续颁布了保护环境的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另一方面,环境教育作为一个终身教育过程被列入教育的各个阶段,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被列为正式课程。在澳大利亚,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实际了解自然环境常识即生态系统如何运行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