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巨匠肖像
作者:haowj   日期2009-09-01 14:3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Karl Adolph Gjellerup (1857—1919)
19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之一[丹麦]卡尔·阿道尔夫·吉勒鲁普

●生平简介:
  吉勒鲁普出生于牧师家庭,自幼深受基督教的熏陶。吉勒鲁普三岁丧父,改由母亲的堂兄收养。1874年进哥本哈根大学攻读神学,毕业时获神学硕士学位。
  当时欧洲大陆上各种新思想风起云涌,从哲学观念到文学运动。吉勒鲁普开始对宗教和教义产生了怀疑,而对文学的兴趣越来越浓。他着手写诗歌、写小说,其早期作品受到丹麦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者勃兰兑斯的影响。
  1881年,吉勒鲁普发表论文《遗传与道德》,表示对达尔文主义的拥护,受到丹麦教会指责。
  1883年,吉勒鲁普得到一笔遗产,使他有机会出国进行长途旅行,其先后访问了德国、瑞典、意大利、希腊、俄国……旅行导致他抛弃了勃兰兑斯的理论体系,转向德国古典主义。
  吉勒鲁普晚年从事印度佛教哲学研究,由于受到东方宗教与东方文化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带有浓厚的生命轮回等佛教色彩。
  吉勒鲁普一生与德国关系密切,他崇拜以歌德和席勒为代表的德国古典主义文学体系,1887年娶了一位德国女子为妻。他的代表作之一《明娜》的主人公在很大程度上取材于他的夫人。
  1892年,吉勒鲁普举家迁居德国的德累斯顿,在那里生活到逝世。
  他的后期作品大部分是用德文写的,因此人们称他为“半个德国作家”。
  1917年,吉勒鲁普由于“在崇高理想鼓舞下写出了丰富多彩的作品”,与他的丹麦同胞亨利克·彭托皮丹分别获得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
  小说《一个理想主义者》(1878)
  诗集《山楂》(1881)
  长篇小说《明娜》(1889)
  小说《朝圣者卡玛尼塔》(1906)
  小说《漫游世界的人》(1910)等
  高莽 文/图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