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薇洲
学风是学术的品质和生命。多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秉持良好学风,刻苦钻研,潜心研究,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人格和学识双重魅力的先进典型。
学风事关学术繁荣,对于青年学者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学术研究是我们一生的事业。知识无底,学海无涯。作为青年学者,我们的学术研究刚刚上路。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要走出一条稳健的学术研究之路,培育扎实的学风是一个基本前提。青年人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大多能熟练运用现代化的科研手段,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我们生活在开放的社会之中,如果自己不注意、没有定力,就很难抵制各种诱惑,很容易受浮躁世风的影响。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不良学风,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渴望成才、期盼成名的年轻人。特别是许多青年学者受到与切身利益相关的硬性考核指标的要求,急着发论文、出成果,使得粗制滥造等不良学风正日甚一日,以逐利为特征的研究取向正在严重损害学术的品格与形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切警醒。
有鉴于此,加强学风建设,培育优良学风,既有赖于院所各单位从加强学风的需要出发,关注并探索适应学术研究规律的科研管理、评估、奖励制度,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宽松的科研环境,为学风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也有赖于学者个人自觉提高学术道德修养,不断加强学术道德自律。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青年学者,更应该自觉培育优良学风,做学术自律的模范,以无愧于自己的学术良心。
第一,青年学者要以前辈学者为榜样,发扬“坐得十年冷板凳,不出精品不罢休”的治学精神。几十年来,我院专家学者用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严谨诚实的治学态度、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为繁荣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世人说起范文澜、顾颉刚、沈从文、吕叔湘、钱钟书、孙冶方等学问大家的名字,无不肃然起敬。这些博学多闻,思想和学术造诣精深的老一辈学者不仅留下了令人仰止的学术成就,还留下了令人赞叹的优良学风。
我们青年学者不仅要继承前辈学者的学术衣钵,更要自觉传承他们的学术风范,为祖国而问学,为学术而献身。我们要静下心来,埋首学问,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面前敢于担当,立志以出“学术精品”为目标,拿出“十年磨一剑”的治学精神和“不出精品不罢休”的理论勇气,争取取得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学术成果。身不能至,心向往之。法乎其上,得乎其中。
第二,青年学者要对学术研究心存敬畏,禀承“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治学态度。古人说,修辞立其诚,意思是说,敬畏和真诚是为文之本。学术研究是千秋事业,也是一项严肃的事业。对待这样一项事业,学者当有敬畏之心。唯有敬畏学术,才能保证自己全身心地投身其中,才能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坚持学术操守,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做一个有良知、有道德、有诚信的学者。四书之一的《大学》开宗明义地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觉得,这句话完全可以用来形容“心有敬畏”与“学有所成”的关系。
综观古今中外,那些成功的思想家、科学家和发明家,无一不是敬畏学术的光辉典范。譬如,马克思从1844年开始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一直到他逝世都没有终止这一研究。他广泛阅读和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深入研读了1500本以上的著作,做了大量的摘录和笔记,并在此研究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他的理论。对待《资本论》,马克思坚持不懈地认真对之进行加工完善,这是这部博大精深的辉煌巨著直到今天仍畅销不衰的真正原因。反顾近年来学术界屡屡出现的“论文抄袭”、“成果剽窃”、“科研造假”等丑恶现象,莫不是相关人员对学术缺乏敬畏的结果。
对学术研究心存敬畏,一方面要做到“严谨求实”,因为学术研究需要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探求事物的本质,只有严谨地一步一步穷根究底,才可能获得真知灼见,才能成就传世佳作。另一方面要坚持“开拓创新”,因为学术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只有勇于突破陈规,才能不断总结新经验、扩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提出新见解,从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第三,青年学者要勇于走出“象牙塔”,坚持“善于调研,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方法。古人论学,强调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搞学术研究如果没有身体力行、没有调查研究是无法深入的。
随着网络等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很多人热衷于敲击键盘和鼠标,做学问最原始的实证调查研究精神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缺失,特别是研究现实问题的学者沉下去深入调研的更少,出现了“手勤快、脚变懒”的现象。学术研究脱离实际,空疏之风不绝,根源在此。
作为青年学者,必须看到,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上浏览固然重要,网上调研也是一种方式,但信息网络化不能完全代替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不能代替对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特别是我们的祖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时代渴望新知,生活需要学术。每一个奉献于学术的青年学者,都应该直面现实问题,毅然走出书斋,走向工厂,走向农村,走进火热的生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提出真知灼见,推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价值厚重、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