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本库
东亚图书馆的樟木书柜
始建于1764年的布朗大学坐落在美国东海岸风景秀丽的罗德岛州首府普罗维登斯市。该校是美国著名的老牌私立大学之一,和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七所名校同属于“常青藤大学”联盟。2009年,我参观了这座久负盛名的大学及其图书馆。
名副其实的绿色图书馆
坐落在山坡上的布朗大学即使在冬季也被绿色覆盖着,“常青藤”大学的确名副其实。目前,该大学图书馆服务系统中,共有近200名工作人员,管理着600多万件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献,他们共同为布朗大学7700多名在校学生、教职员和访问学者服务。
几年前,布朗大学图书馆就把自己的办馆目标与大学的治学方针统一起来。他们投入了3500万美元,用于改善图书馆的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收藏品。这些资源分别收藏在约翰·洛克菲勒图书馆、约翰·海图书馆、科学图书馆以及艺术、音乐等图书馆分馆中。此外,还有以善本收藏为主的布朗纪念馆和科技含量非常高的过刊库等。现在,图书馆数字资源每年的增长速度在全美大学图书馆中名列前茅,并形成别具特色的文献资源和服务项目。
在布朗大学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工作人员必须每两小时一次放下手中工作,冲出大门将自己的“坐骑”——车,换一个停车位置,或将车停到较远的街区,否则就将被罚款,这种严格的制度源于校园空间的狭小。但这一节约理念也被植入到图书馆的管理中,所以,不浪费每一寸空间也形成了图书馆大楼一条铁的惯例。
大气而有序的社科馆
约翰·洛克菲勒图书馆是主要的人文社科艺术馆,建于上世纪60年代。大楼位于布朗大学校园中心区西侧,在看似与周围古城堡似的建筑群很不般配的情况下,其无华的外观却只会带给你短暂“寒酸”的疑惑,因为当你进入图书馆,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它建筑外观的灰色调所彰显的不张扬性,无不体现着其围绕布朗大学的环保意识和服务读者的计划而定。
该馆的一楼事实上是一层半楼,楼外的台阶可直接把读者引到读者服务大厅里,半地下的地方则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区域。显然,他们把最好的地方留给了读者。大厅被分为几个不同功能的区域:吧厅、休息区、证件确认通道以及读者检索服务区等。墙上则介绍了该馆的建馆时间、文献分类及布局等。这里每天上午9点至24点的超长开馆时间、出纳台前高龄的工作人员以及电脑桌前同学们忙碌的身影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墙上雕刻着的:“在伙伴似的师生关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研究精神。”
下午5点,期刊阅览室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而且极其安静,就连翻阅期刊架的读者都小心翼翼地生怕发出声音影响他人。我翻阅了他们收藏的中文期刊和报纸,都是很具时效性的资料,中文文献在这里是很受重视的。
该馆的硬件设施也值得一叙。首先,书库内的节能照明灯与书架呈平行角度,被安置在书架上方,这样可以令每一缕灯光都恰好照在书脊上。其次,每个书架侧面均有控制开关以及电量统计显示器,以便节约和统计能源。再次,书库内超大超重的书籍,被安放在特制的、有滑轮的书架上,这样不仅能让读者轻松索取,还有利于书籍的保存。
充满儒家思想的东亚图书馆
北美大陆是个充满英语文献的地方,这让人不由得对所见到的中文和华夏文献产生亲切感。布朗大学东亚图书馆现有15万册图书及各种珍贵文献,中文文献约占85%。除书籍外,还有期刊300多种和相当数量的其他连续出版物、微缩资料、视听资料、电子资源等。中、日、韩各语种文献分别排架,90%以上的书刊可以开架获取,其中绝大部分均编入机读目录。该馆拥有北美唯一一间特藏书屋,收藏有120多种、5000余册中文善本古籍,最早的为明刊本。书屋内建有8座完全按中国古典传统风格设计制作的樟木书柜,善本图书被仔细地保存在樟木书柜中,书柜开关设计得精巧实用。中文古籍的收藏让人感到他们选书方向中蕴藏着的儒家思想,令人叹为观止。
近年来,东亚图书馆还发展了众多电子文献资源,例如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中国数据在线等。其自有的馆藏文献和外来共享资源大体上可以满足布朗大学东亚研究本科教育及主要相关博、硕士研究科目的需求。我还高兴地看到,他们还收藏着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的《中国人口年鉴》等相关专业的工具书。
随着全球范围内中国热的不断升温,东亚图书馆在已经成为海外最具特色的中型东亚馆之一的情况下,势必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灰色调自然科学馆
自然科学馆是布朗大学校园内最高的建筑,同样是不着任何颜色的环保灰色,外层为水泥结构,无华而实用。占地面积不大,楼高14层,形似超高的“塔楼”,耸立在校园内。进入其中,所有空间均被布置得不留余地,同样让你感到“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建筑理念。馆内一楼既是读者休息厅,又兼做快餐厅。中间靠边的桌子上放着各种免费的宣传品,与社科馆一样,管理这个岗位的只有一位工作人员,读者以证件刷卡入内。
二楼和地下一层的大面积空间是电脑中心、参考咨询部和学生自习中心,里面有很多电脑、书桌和沙发,还有学生小组讨论的单间和多媒体设计的专用设备。其余各层大都是各类科技、医学、生物学等门类的文献,均为开架式排列,中间排满了书架。书架最上一层如果是空架,则用圆柱体的支撑器顶到天花板上,据说这样可以增加书架的稳定性。
乘电梯到顶层,四周阳光好的窗户旁放置了许多阅览桌,从窗户向外眺望,周围景色连同校区建筑一览无遗,令人心旷神怡。显然,这里最好的地方依然留给了读者。
善本特藏图书馆
以布朗校友,美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约翰·海名字命名的善本特藏图书馆始建于1910年,是布朗大学最具特色的图书馆之一。其收藏包括林肯总统纪念文库、北美诗歌戏剧文库、军事特藏、魔术特藏等多种极有特色的特藏文库,保存着珍贵书籍、手稿、特殊文物藏品(如刀剑等兵器)和档案等珍贵文献。
走进善本馆大门,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不是书库,而是各种珍品的陈设室。书库的大门内,一本巨型词典从正中翻开,标志着您已经进入了善本书库的核心区,供读者使用的阅览桌足有几平方米,位于书库中央,给读者营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十几米高的屋顶四周布满了几乎到顶的书架,给人以恢宏的印象。整个大理石结构的墙壁,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自然光线,近十米高的天花板、书库内的陈设以及柔和的色调让整个环境充满了神圣的气氛。
功能强大的“过刊贮存库”
为了解决图书馆普遍遇到的“涨库”难题,布朗大学新建了世界一流的馆藏附件系统,我称之为“过刊贮存库”。那是一个集贮存、管理和阅览于一体的多功能过刊库。能进入这里贮藏的文献资料均需经过专家亲点,方可有资格进入。进入过刊馆藏的文献被存放在特制的盒子里,并按条码顺序排列在架上。为了保持与其他图书馆一致的服务水准和查阅方便,在管理方面遵循了保护和保全相结合、使用和维护相统一的方针。
该库共有25000平方英尺的空间,其中有2/3的存储空间和1/3的文献存储加工区。专门辟有900平方英尺的艺术品文献储存区,里面收藏着几百年前的珍贵字画,规模可以堪比校内的其他图书馆,其高度、湿度、密度与空间距离等都经过科学测算,能为图书馆提供维系多年的存储需求。这里日常仅有的3名工作人员,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行家里手。
该库设施不仅有强大的存储功能和便捷的检索系统,还具备图书分馆的所有功能,辟有工作人员的工作区、阅览区和电脑设备区等。如需要查阅这里的某一种文献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脑将文献的影像或缩微胶片传到读者的电脑终端。可以通过在线目录、影印机等方式读取文献资料,还可以在一个工作日内通过校内的图书馆服务系统,在任何一个分馆里得到所需资料。此外,读者还可根据需要,乘专车自行前往访问该馆。
常青的诠释
听说过不少布朗大学女校长的传奇经历,忍不住还想啰嗦几句。这位未曾谋面的黑人女校长鲁丝·西蒙斯,儿时家境贫寒,但她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努力一路走来,于2001年赢得布朗大学校长的席位,成为第一位在美国常青藤名校担任校长的非洲裔女士。她的奋斗经历让很多甚至不是她学生的人都为此感动:“校长曾经经历过这么多磨难,但还是成功了,我为什么不能!”
现在,她正领导布朗大学教职员工克服由于全球性经济衰退造成的财政负担等困难,大力推行学术改革方案,争取赞助经费,使布朗大学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图书馆也必将在她的带领下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常青藤代表着绿色,绿色象征着生命和可持续发展。布朗大学图书馆大楼以朴实的水泥着色,彰显着环保与庄严的主题;以它对学术的严谨和敬畏精神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以它高科技含量的过刊库管理系统给了藏品以长远的生命;又以它超长的开馆时间和周到的服务面向广大的读者。最终,给予莘莘学子的则是最好的学习环境以及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想,这就是我对“常青”二字的最终诠释吧!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