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中国精神的时代表达
作者:haowj   日期2009-09-29 08:5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西柏坡精神:共产党“进京赶考”的制胜法宝

  西柏坡,周恩来称她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新华社原社长朱穆之同志曾赞叹:“中国命运定于此村。”

  1949年3月5日,中国共产党党内精英齐聚西柏坡,参加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半个多月后,根据中国革命的最新形势,党中央决定进入北平。离开西柏坡前,毛泽东只睡了几个小时。他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接着说:“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西柏坡纪念馆馆长王荣丽:

  西柏坡精神是在中国革命取得巨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走上执政地位的伟大时期形成的一种伟大精神,核心是“两个务必”。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柏坡精神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2002年12月,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他强调,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重温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关于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长期艰苦奋斗的一系列论述,结合新的实际坚持做到“两个务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拒腐防变的“理性长城”,虽然过去60年考得还不错,但未来仍要警钟长鸣,坚决打击腐败,防止出现脱离群众这个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

  古今中外,无数王朝更替乃至社会革命,都以夺取政权为最高目标。在这以前,它们是朝气蓬勃的,这以后便逐渐走了下坡路。而对于将阶级使命和民族使命集于一身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于是,便有了“两个务必”精神。在这个伟大精神之中,蕴含了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信心和决心,蕴含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彻底完成阶级使命和民族使命的信心和决心。

  纵览历史,战功显赫而登基立国者不乏其人,但居功不自傲、殚精竭虑而致善始善终者鲜有所获,成功之后则难免贪图享乐、政怠患成。而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员来说,必须克服“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特别要警惕“糖衣裹着的炮弹”的进攻。于是,便有了“两个务必”精神。在这个伟大精神之中,发展出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保持共产党员政治本色的信心和决心,发展出了共产党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信心和决心。
  (本报记者 王建峰 袁华杰/采访整理)

  “两弹一星”精神与载人航天精神:创造国防科技的奇迹

  “两弹一星”精神,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作为“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延伸,是指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20世纪50年代,面对美国的核讹诈,中国急需发展国防科技。然而,在西方国家封锁中,尤其是苏联撤走专家之后,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只能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1964年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又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1970年,我国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上天。中国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从原子弹发展到氢弹,比当时法国更早地爆炸了氢弹,比美国、英国、法国的速度都要快。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开启了新时代中国人的飞天梦想。2003年10月,神舟五号实现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2008年9月,神舟七号实现了中国宇航员首次太空行走。短短几年,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次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原副司令员、“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理事长张翔:

  “两弹一星”事业是国家、党和军队相关科研技术人员在中华振兴道路上开创的辉煌历史成就,至今,这一进程还没有结束。辉煌的事业产生辉煌的精神,这就是“两弹一星”精神,辉煌的精神反过来又推动着事业取得更辉煌的胜利。

  邓小平曾指出,上世纪60年代如果不搞“两弹一星”,就没有我们的国际地位和民族尊严。有了“两弹一星”之后,中国才走上了完全独立自主的道路。它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安全环境,才使我们有可能探索出中国模式。

  当今大国之间的竞争、博弈,已日益表现为文化、精神的较量。作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两弹一星”精神应当发扬光大。而载人航天精神正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现在,我们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民族精神的“伟大复兴”。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教授、少将黄宏: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凝聚着我国几代航天人的艰辛和奉献。长期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以苦为乐,无怨无悔,为航天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奉献了聪明才智,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书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敬可佩的时代英雄。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智慧、热血和生命铺就了通往太空的成功之路。

  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增强全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本报记者 李博/采访整理)

  特区精神:重温“闯”与“创”的激情岁月

  1979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下一个圈,改革开放的春风从这里吹遍大江南北。

  历经30年的开拓奋进,如今的深圳、珠海早已从当年的边陲小城发展成高楼林立、霓虹闪耀的繁华都市。30年来,特区人凭借“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和拓荒牛的干劲为改革开放杀出了一条血路,成就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奇迹。

  邓小平1984年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经济特区的成长是一条曲折的道路,特区人在勇敢尝试、辛勤耕耘的路途中,熔铸了可贵的特区精神,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开放包容,自强拼搏,只争朝夕都是特区精神的清晰注脚。正是这种多元的特区精神,为特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为特区的持续健康发展攒足了后劲。

  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广东体改研究会会长黄挺:

  特区精神可概括为“闯”与“创”二字, 特区人敢为天下先,不断追求自主创新。在过去30年间,许多项重大改革都是从特区开始的。1980年代初,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公司诞生于深圳;1990年代初中期,深圳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调整所有制结构,率先冲破“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

  我认为,“特区精神”包含着五种人的精神:一是革命家无私无畏,勇于革新,敢于冲破旧制度的革命精神;二是探险家敢闯敢冒,敢为人先,冒险探路的精神;三是拓荒者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敢于攀登,一往无前的老黄牛精神;四是科学家思考缜密,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崇尚科学精神;五是广东人求真、务实、宽容大度、搞五湖四海,团结友爱的精神。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重提特区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要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科学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李明华:

  经济特区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特殊时期应运而生的。当时中国正蓄势待发,准备向新的现代化旅程迈进,但是我们没有经验,也没有任何成功历史可借鉴,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摸着石头过河”。如今,经过30年的勤奋探索,特区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区模式的成功与特区精神的引领作用不可分割。我们所说的特区精神,首先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上世纪70年代末,深圳作为特区发挥了先锋作用,先行先试,开风气之先,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当社会停滞不前时,他们大胆地冲破了旧有生产关系的约束,把昔日的小渔村变成现代化大都市。

  重提特区精神是新旅程的开始,30年来,特区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历程。经济改革进入到一定阶段以后,紧接着必然是政治体制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改革,这也是特区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历史责任所在。特区还要继续存在下去,特区精神还要继续保持下去。下一个30年,要进一步丰富和发扬特区精神,保证特区在其他方面继续走在前面。
  (本报记者 吕莎/采访整理)

  抗震救灾精神: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当地震灾害袭来,13亿中国人民立即紧急行动起来,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形成了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

  地震灾害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家宝总理乘飞机离开北京,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四川指导抗震救灾。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震后响彻在中国大地上的最强音。不抛弃、不放弃,“只要有百分之一的生还的希望,我们就要用百倍的努力!”正是在党中央这种要求和精神的感召下,解放军官兵、搜救队员、医生护士救出了一个个生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

  地震发生49天之后,胡锦涛总书记这样总结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孙伟平: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历经磨难,却愈挫愈奋,始终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根本原因是形成了一种顶天立地的民族精神。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又与时俱进,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内涵。继“98抗洪”之后,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得到了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又在抗震救灾中进一步得到锤炼和升华。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施雪华:

  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例如,地震发生后,先救孩子、妇女,让妇女、儿童先脱险;监狱的领导和警察不顾自己和家庭,先把犯人送到安全地点的“人道主义精神”。

  与1998年抗洪救灾相比,抗震救灾更加凸现了一种“公民社会精神”或曰“互助协作精神”:地震发生后,很多社会组织,包括一些非政府组织,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正是有这种公民社会精神的催动,抗震救灾变得更加迅速和有效。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民族生存和发展需要精神支撑。一个没有精神支撑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是国家之根、民族之脉。

  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激励人们战胜困难、发愤进取的精神动力。地震灾害虽然已经过去,但“抗震救灾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中国要以宣传“抗震救灾精神”为契机,广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宣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更好地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伟大的民族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责任感。  (本报记者 冯建华/采访整理)

  奥运精神:让火炬传递和谐的音符

20世纪初,中国有人提出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什么时候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什么时候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什么时候举办奥运会?这三个问题形象地表达出当时中国人的强国梦和对于奥运的强烈企盼。

  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国力日趋强盛、社会日益进步,奥运的梦想已经逐一得以实现。7年筹备、16天辉煌,北京奥运会为这些梦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纵使赛事已经过去一年多,但奥运精神长存,中国精神永驻。

  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北京市政府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实施意见》起草小组组长马仲良: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表现。整个奥运理念、奥运精神必将振奋整个中华民族,它的意义远远超过奥运本身,因为,能够把奥运办好,就能用这个精神干更多事情。

  奥运精神最突出的是人文精神,用八个字概括就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人”。而中国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天下为公、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以和为贵、求是务实的理性精神;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勤劳节俭、变法图强的创业精神;崇德重义、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晨虹:

  百年的期盼,铸就一个奥运梦想,形成一种奥运精神。这种期盼、这种梦想源于两点。一方面,奥林匹克精神本身包含许多表达人类真善美的东西,诸如公平、友爱、积极向上。另一方面,是中国特有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使然。中国人期望祖国成为一个体育大国或体育强国。

  奥运精神包括三个内核:一是更快、更高、更强的自强精神;二是公平、公正竞争的伦理理念;三是友爱、和平的价值原则。这些价值理念都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渊源。例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和合、平等;《易经》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注重集体主义和家国意识的道德观念等。在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中国精神得到很好的诠释和彰显,并进一步升华。

  中国是一个特有的以血缘根基为基础、从东方亚细亚历史道路发展出来的国度,有很多情怀,凸显出群体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还包括传统道德中倡导的奉献精神。国家可以发挥集体主义或群体趋向的优势,举全国上下、国家和民众的力量,心往一处想,做好一件事情。可以说,没有一届奥运会像北京奥运会那样做到全民参与,这就是一种凝聚力,一种奥运精神。

  北京奥运会留下很多精神遗产,今后在中国发展中要继承并发扬光大。首先,要看到国家的实力,看到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其次,要更多地理解奥运精神,进一步总结中国精神,使这种精神既代表全人类的价值取向,又体现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时代发展。
  (本报记者 陈静/采访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