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1912年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932年,同宋庆龄、杨杏佛等人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晚年为抗日救亡事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蔡元培青岛故居位于平原路12号。平原路就在青岛观象山的西南方,离青岛湾海边不远,这里是欧式建筑比较集中的地方。蔡元培故居位于平原路标志性建筑——德国医院(现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侧后方。这是一座三层砖石结构的小楼,在周围林立的西式老建筑中并不起眼,20世纪30年代蔡元培一直在此居住。
历史上蔡元培多次来青岛居住,1903年“《苏报》案”爆发后,蔡元培离开上海到青岛避难;1929年7月蔡元培再次来到青岛,负责筹备组织国立青岛大学,刚到青岛时他住在校内7号楼,一年后就搬到了平原路12号。蔡元培在这里写下了《吾国文化运动之过去与将来》、《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等文章,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由于蔡元培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杨振声、梁实秋、闻一多、胡适等人纷纷来青岛任教、演讲,开创了青岛文化事业的新局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