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建峰)9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一届全国通讯员联谊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社科院、社科联以及其他科研机构的140余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作为《中国社会科学报》第一批通讯员齐聚北京,共襄盛举。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说,《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全国性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报纸,承载着时代重托和学术使命。要把这份报纸办好,必须面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依托并服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作为消息来源的通讯员队伍是关系报纸成长进步的重要因素,对报纸发展壮大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翔强调,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伟大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伟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结着几代中国人的无限深情与不懈追求。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中国社会科学报》将与中国学术界同担当、共命运,成为这一宏伟事业的推动者、见证者和欢庆者。
据悉,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六刊一报编发稿件的六大方向是: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和学术方向。第二,突出问题意识,积极探索和解答时代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第三,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四,推动交叉研究,在多学科的交互视野中构建新的学术生长点和理论体系。第五,追踪前沿研究,努力探索回答时代与学科发展提出的前沿问题。第六,鼓励学术争鸣,在对话与争鸣中推动学派形成和提升学术水准。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方志远、上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吴信训、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但彦铮作为通讯员代表发言。吴信训在谈到通讯员职责时称,“我们愿意忠实地履行通讯员章程上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希望以创新精神作好社科研究,多出创造性成果提供给报纸,它也是我们的阵地。”方志远强调,作为《中国社会科学报》的通讯员应做到以下几点:爱护报纸,多提出建设性意见,促使其不断进步,同时要努力为报纸组织高质量稿件。但彦铮期待《中国社会科学报》能通过这样的一次活动带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通讯员队伍,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新的理论研究动态、研究成果、学术争鸣、创新方法等全部展现在这个平台之上,最终传承文明。
来自各高校、科研和出版机构的通讯员作为报纸最重要的读者群,对《中国社会科学报》提出了真诚建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审费小琳告诉记者,在新闻媒体普遍走向琐碎化的今天,《中国社会科学报》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她说,“现在真正关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关心学术的新闻越来越少,有的媒体能保存下来一两个有理论深度的栏目就已经很不错了。《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目前唯一一家全国性的学术报纸,一定要坚持深度,给人以启迪。”
福建社会科学院办公室副主任杨登超在参加这次通讯员联谊会之前,就是报纸的通讯员和忠实读者。谈到新改版的报纸,他说,报纸文章质量更高了,学术性也更强了。针对报纸在反映地方社科院科研信息方面有所减弱的现象,他建议专门设置一些版面用来刊登地方社科院的科研动态。
南开大学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丁峰告诉记者,一般的传媒对于学术的报道,往往关注于事件,而非观点。作为一份全国性的学术大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更应关注学术本身,展现学术动态,提供详尽观点,成为学者发表见解、展示研究成果以及与同行交流的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王利民主持会议并宣读《中国社会科学报通讯员章程》。大会向通讯员颁发了聘书。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