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文化工作者能不断推出自己的作品,一般来说是可贺的。但是,那些不断自省,在文化艺术道路上开始新的艰苦卓绝攀登的人,则更为可敬。这种探索,有可望成功,也可能失败,但他们坚决拒绝无风险的低水平滑行或自我重复,把探索的方向毫不动摇地指向新的高度。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便是这样一位勇敢的探索者。
斯蒂芬·茨威格是早熟的。他出生在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一个犹太富商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上流社会的文艺熏陶,16岁便在维也纳《社会》杂志上发表诗作。1899年中学毕业,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德国和法国文学,接触研究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翻译过德国波德莱尔和魏尔伦等人的诗歌。1903年,年仅22岁便获得博士学位,在此前后,他出版了诗集《银弦》和《早年的花冠》、小说集《埃利卡·艾瓦尔德之恋》等,展现在他面前的文学创作道路好像已是一马平川,只要奋力前行就可以了。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