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挑战与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
作者:haowj   日期2009-09-22 14:5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在批判中建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面对思想领域多元多变多样的新情况,面对当代社会思潮竞相展示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必须在挑战中争得主动权,在与时俱进的理论建构中发挥指导实践和引领思潮的重大作用。

  话语与权力:当代社会思潮相互激荡

  人类的语言蕴含着某种力量。语言是人类思想的反映,也是人类文明及其传播得以可能的中介。海德格尔曾诗意地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凭借存在物的首次命名,才指明了存在物源于其存在并到达其存在。”也就是说,语言一旦被说出或被写出,就变成了一种 “话语”,具有了生存的力量,具有了自身的延伸逻辑。继海德格尔之后,福柯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通过深入细微地分析作为一种语言的“话语”,福柯认为,话语不仅是思考和产生意义的方式,更是能够决定主体身份的本质、意识和无意识思想以及人的情感。他明确地指出,“话语”是一种“事件”,而且“必须将话语看做是一系列的事件,看做是一种政治事件:通过这些政治事件才得以运载着政权、并由政权反过来控制着话语本身”。可以说,话语本身包含着一个产生和扩散的过程,反映着相关的社会关系,特别地呈示出表征着一系列社会力量的各种知识抑或意识形态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相互影响与相互斗争的关系。批判性地考察海德格尔和福柯的理论,可以洞见,他们关于“语言”或者“话语”的论述鲜明地显示了话语与权力间的密切关系:任何话语的表达看似纯粹是思想的表达形式而已,其实是经过选择和包装的历史内容;不同的话语,展示了不同的世界面貌和社会关系,每一个话语体系其实蕴含着相应的政治目的。

  话语体系的大规模扩展与流行,往往就形成一定的社会思潮。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一定的社会思潮实质上是某种社会文化意识的表征,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之总和的基础上,由学术文化观点及其实践在社会层面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斗争也往往在复杂的社会环境背景下激烈地呈现出来。

  因此,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背景下,环视当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它们正在积极兴奋地展示出自己的“话语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争夺话语权,企图影响重新诠释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影响当代中国的历史走向。

  在挑战当代社会思潮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面对当代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与诋毁,我们不能回避、封锁地抵制之,或消极、漠然地“被动回应”之。在此务必区分“回应”与“挑战”两种态度之本质差异。“回应”意味着自身理论被指责、冲击,然而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以图证明自身之正当性,其所表征的是“被动”,是理论上的无力,是一种受责的局限;“挑战”则意味着理论自身的扩散、张扬,既是充分信任自身理论的科学性、正当性,也是确认自身理论具有指点、引导其他理论话语的责任性,其所表征的是“主动”,是理论上的自洽,是主动挑战的战斗性和彻底性。尤其是理论的“内核”受到攻击,更需要以挑战性精神来捍卫理论的正当性。因此,对待当代各种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不应只是无奈地“被动回应”,必须“主动挑战”,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和分析当代社会思潮的理论内容,分析理论的正误,辨明政治的方向,既主动有效地揭示各社会思潮存在的局限与问题,又勇于表述自身,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批判性和革命性。同时,我们必须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整体走向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既需坚决地维护其基本内容,又需勇敢地作出其“主动挑战”。在当前,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首要的是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共识,维护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当代中国最高贵的风尚。

  超越空想性,以唯物史观重释中国现代性进程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起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从而在理论上再现了社会生活本身。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间的对立统一。基于这一科学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最明显地具有了两点优势:首先是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局限性,不再从某种道德观念出发构想人类的未来,而是从研究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出发,在批评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即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生产方式的矛盾中,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其次是拥有了一种“世界历史的眼光”,认识到现代性实际是一种“世界化”的过程,是各民族的历史和发展与大工业首创的“世界历史”相衔接的过程,是“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的过程。中国的现代性进程必然涵盖在唯物史观的客观规律之内,自然也是一个“世界化”的进程。因此,重释中国现代性进程,既要重视于社会各种现象的变化,更要着眼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既要着眼于民族、国家的发展,更要有“世界眼光”,着眼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这才是客观深刻的历史解释原则,而这也恰恰是其他社会思潮的话语体系所缺乏的。比如,民主社会主义将“民主”、“自由”与“平等”说成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正是犯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通病,即从某种道德观念出发构想人类的未来,其实质是倡议一种“伦理社会主义”。因而民主社会主义对中国现代性的理解之出发点是一些没有具体社会内容的抽象名词,缺乏历史现实的根基。此外,在文化保守主义那里,中国的现代性问题被认为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开显问题,是儒家文化在现代中国的继承问题,持守的是民族历史观,追求的是地域性的“大同世界”,这无疑是对“世界历史眼光”的缺乏所致。无论是在大工业时代,抑或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现代化不可避免地涵盖在“世界化”的进程之中,不可能有“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因此,只有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阐释中国的现代性,我们才能不为当代各种社会思潮所迷惑,批判其片面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对历史解释的优越性,认清当前民族和世界的历史形势。

  廓清误导性,以学术和实践的双重属性拓展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

  马克思主义是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理论。所谓学术性,是指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的理性精神从理论层面对学术问题进行学理探讨的科学属性;所谓实践性,是指马克思主义以其鲜明的价值取向从实践层面指引无产阶级按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改造现实世界的政治属性。我们只有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双重属性,辩证看待其双重属性的关系,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求真”的理性精神,凸显其在学术上的权威性、神圣性和科学属性,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诉求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求善”的价值意志,凸显其在实践上的动力性、影响性和政治属性,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提供现实的动力和源泉。在当前,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的党派性的话语体系,无疑必须是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故而既必须充实自身的学术性,强化自身的真理性与权威性,又必须以令人信服的理论力量为基础,发挥各种宣传手段,积极介入公共领域和社会热点问题的争论,指引广大人民群众采取正确的立场和态度对待当前中国转型社会的各种问题,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由此可见,拓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度,一方面必须加强自身的学术性,另一方面还必须在现实生活中挑战当代社会思潮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在实践层面关注人的状况及其“全面发展”方式。当前各种社会思潮都积极利用自身的话语体系阐释中国转型社会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提出重新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问题,尤其是源于保守自由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对我党的历史和现实的诋毁,质疑国家现代化的制度设计、质疑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确影响了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也导致一些人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因此,务必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平衡其学术性和实践性,以此作为挑战当代各社会思潮的学术策略,廓清其在历史和现实领域的误导性,以正确的理论武装人。

  揭示单向性,以社会整体发展思想奠定和谐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以什么思想作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和当代社会思潮的根本区别。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构建一个既有利于个体的自由与完善,又有利于社会整体的良性互动和有序整合的有机体是总体目标。社会整体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社会整体发展思想强调的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全面发展,即保持社会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性关系,使得社会有机体处于动态的平衡,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的和谐状态。由此可见,社会整体发展思想奠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之提出是为了更好地整合社会要素、实现良性互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状态是走向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的共同体”的正确途径。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所体现的社会整体发展理念,所揭示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法律、文化等各社会要素间的关系,有力抨击、挑战了当代社会思潮在社会发展观念上的单向性。社会整体的各个子系统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却又处于相互关联之中,社会系统的运行需要各个子系统的协调一致,这是和谐社会理念的题中之义。然而,当代社会思潮却往往强调其一端而不计其余。新自由主义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极端地主张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整合方式;文化保守主义则片面强调民族心理、儒家文化的影响作用;后现代主义则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早已被解构了,社会的发展根本不存在规律,只是差异性、多元性和对抗性在起着作用,过分地强调差异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至于民主社会主义和保守自由主义,则以为只要将中国的政治体制变换为西方的议会制度,实行多党轮流执政,中国转型的问题即自行消除。这些思潮往往是根据自身理论的特点,强调社会发展的某一向度,而轻视其他向度,最终陷入极端化的形而上学的思维。因此,以社会整体发展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自然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揭示这些思想的单向度性和唯心史观性质,证明自身理论的正当性,并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挑战当代社会思潮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是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更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在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竞相表现自己、张扬自身的情境下,马克思主义者不能放弃“话语权”,不能在意识形态领域怯弱地退却,必须针锋相对地主动挑战当代社会思潮。在挑战当代社会思潮中,既要汲取其合理性的因素发展自身,更要批判其不合理甚至包含着的危险因素,引领其向着积极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