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环境史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
作者:haowj   日期2009-09-22 16:0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今天研究环境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以笔者目前的浅见,简单地说,从物质层面讲,通过探索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过去的利弊得失,避免重蹈覆辙,防患于未然;从精神层面讲,可以从中观察到中国两千多年来,社会体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具有的许多精神面貌,如艰苦奋斗、忍辱负重、吃苦耐劳、听天由命以至于生活习俗等等一些积极或消极特性的根源。这对了解中国和中华民族历史的深层次内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研究中国环境史,应该探讨几个问题:第一,中国的环境(无论以全国还是局部地区为范围)是如何演变来的?第二,这种演变(不论积极或消极的)的原因(自然、人文)是什么?第三,这种演变究竟是必然的,还是或然的?第四,我们能在其中汲取哪些经验和教训,如何指导我们今后的环境行为?因此,就中国具体的环境和历史而言,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人口与土地利用问题。这个问题在环境史研究上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这方面已有不少学者做了大量工作。但要将这个问题的前因后果讲得很清楚,难度很大。首先,讲清楚历代人口和耕地(全国或局部)的实际数字很难。这是大家都明白的,无需我赘言。其次,即便已将这些问题讲得比较接近历史事实了,我们的研究也还未完成,还得对此历史事实进行评论和分析,或从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更难了。

  以中国范围而言,对历史时期水环境变化的研究,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自周秦以来,中国便是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国家。在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黄河流域,以其自然条件,无灌溉就不能有好收成。因此,先人很早就知道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唐代前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水利建设,为全国中心。汉唐时期经济、文化辉煌,就是建立在发达的水利建设基础上。而宋代以后渐趋衰落,黄河下游水患不断,灾害连年,明清更甚。当时为避免漕运之劳,不少志士曾试图在京津地区种植水稻,最后或因成本过高,或因收效不著而罢,其主要原因为水资源缺乏。而水资源缺乏,除了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外,人类活动究竟在其中有何失当之处?

  研究中国环境史,一定不能忽视整个社会体制的影响。数千年来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对环境影响十分明显的一点,就是都城所在地往往是环境破坏最严重之地。关中平原建都千年,对秦岭、陇右森林的破坏有史为证。元明清三代建都北京,太行山、军都山的植被砍伐多有专题论文。因此,环境史的研究,不能离开与政治体制史关系的研究。

  环境史与社会史研究的结合。从环境史的探索中,会发现中国人民许多传统的人生观念、民间信仰、生活习俗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而这种差异又与不同的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这是研究社会史的专家所共知的。笔者也曾撰文《“灾害与社会”研究刍议》、《江淮平原与人文》加以讨论。因此,研究环境史,不仅能够认识中国环境的变化,同时也能理解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的地区差异和变化。

  最后,笔者想谈的一点是,自从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和宫崎市定提出“唐宋变革”说以来,八十多年里中外学者对此都有讨论。虽然具体观点上有所不同,但认为从唐至宋,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发生过巨大变化,这一点似无异议。有意思的是,从中国环境史角度考察,可以发现大致从晚唐至北宋中期我国环境也经历了巨大变化。大体表现为:(1)黄河为患日益严重,从唐末宋初至清末,黄河为患愈演愈烈,这与从东汉至唐末的一千年里黄河基本安流的局面大不相同。(2)黄河流域环境日趋恶化、经济衰退,从宋代经元明至清,中央王朝漕粮、财赋,主要来自东南地区,经济中心南移,黄河流域的经济已支持不了庞大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行。(3)长江中下游地区环境从宋代起开始恶化,到了清代江汉流域水土流失也是十分严重,江湖淤浅,灾害频发。(4)东南地区从单一农耕经济发展为多种经营,棉花、瓷器、造纸、印刷、制茶诸业兴起,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级兴起,平民参政意识加强,由此科举制度更加成熟。这些与黄河流域经济衰退、贵族政治依附的经济背景失落,似有一定关系。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