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一所传统师范大学的转型
作者:haowj   日期2009-09-07 10:4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专访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


  韩震,1958 年生,山东省阳谷县人。哲学博士,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第五届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市哲学学会副会长。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 ”和“211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它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23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七五”、“八五”期间,北京师范大学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北京师范大学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师范教育应“更具综合性”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长期以来,师范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教师教育体系发展迅速,请问北京师范大学在发展模式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韩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迈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教师教育体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开始进入以提升层次、走向开放和职前职后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改革发展新时期,教师资格制度的全面实施迫切需要探索建立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在世界高等教育日益综合化和国内教师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北京师范大学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怎样提高综合办学实力,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面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在2001年6月召开的北京师范大学第十次党员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开始了由传统的高等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转型。

  记者:经过百年积累,北师大在文理基础学科和教育学、心理学方面已经形成比较明显的优势,您刚刚也提到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要以此为特色,那么其他应用学科的发展是否会相对弱化?

  韩震:不是这样的,综合化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就人文社会科学而言,我们的院系和学科设置齐全,还拥有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等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院所。可以说,北京师范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发展,已经形成“文史哲等人文基础学科优势明显,教育科学和心理学特色鲜明,经管法等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局面。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从整个世界教育发展的规律看,教师教育越来越具有开放性。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缺少的已经不是教师数量,而是教师质量。在国外发达国家很少有学校专门培养教师,而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需要大批教师。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跨越式发展,我们的教育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种情况下,高等师范教育如何发展?为了强化学校特色、突出学科优势、提升教育水平,我们必须坚决地走适当综合化的道路,从传统的师范大学走向以文理基础学科、教师教育和教育科学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国家创新型战略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培养具有更广阔知识视野的教师,综合性的学科氛围对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更有利。近年来,我们在综合化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譬如,在师范大学中有一个高水平的哲学院系,对培养有反思能力的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毕竟哲学的特点就在于观念和文化的反思;再如,有一个高水平的法学院存在,对未来教师也很重要,毕竟教师不仅教授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治意识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又如,有一个理念先进的环境科学学院,非常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它可以让未来的教师获得更多的环保知识,这对环境教育而言是有事半功倍和长远战略意义的。学科综合的氛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综合化的道路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加强了教师教育,提升了教师教育的层次。毕竟,社会所需要的21世纪的教师,不应该是只传递学科知识的教书匠,而是专业知识扎实、视野开阔、身心健康的创新性教师,不仅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也是文化传递者。这就是温家宝总理所说的,师范教育应“更具综合性”,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应该更综合。

大学应当以人为本

  记者: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自身价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了大学的人文精神。您怎样看待人文社会科学在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您如何评价我国人文学科近年来的成绩和不足?

  韩震: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既然是培养“人才”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材”,因此大学首先应该关注“人”。人是文化历史性的存在,只有继承了文化,才能称之为人。因此,人文社会科学在培养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是有很大成绩的,这主要表现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吸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方面,在重构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方面也有初步的探索。但是在这当中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在创造性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或建立当代中国文化和思想形态方面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和发展空间。二是在提高中国学术在世界学术和文化上的话语权方面也仍然有不尽人意之处,我们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国际话语权仍然太弱,对话的能力还不够强,在内涵和做研究的方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力军还是在高校。高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初步建立了各类学科,学科体系也越来越系统全面,与世界对话的过程正在开启。

  记者:近一段时间来,有人认为学术道德出现滑坡,对此您如何看待。

  韩震:我个人认为,简单地评价学术道德滑坡“越来越严重”是不妥当的。过去在这些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人们没有给予过多关注,学者也没有形成应有的规范。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学术道德,学界的监督也越来越多,因此揭露出来的学术不端行为多起来了,这就给人感觉似乎学术不端越来越严重了。首先,我认为这种社会监督是好事,可以使学者们越来越严谨地对待自己的学业和学术,也可以逐渐净化学术环境。

  学术不端或学术道德“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原因。从外部讲,市场经济的喧嚣容易使人浮躁;而内部不合乎学术规律的评价和管理方式,则助长了投机取巧的心理。另外,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道德”问题,要相信大多数学者是好的,是兢兢业业做学问的,有些问题可能是技术性或无意识造成的,是需要注意和改进的问题。

  现在社会比较关注学术不端行为,这对学者来说是很好的提醒。我相信,大多数学者会自觉提高这方面的自律意识。另外,许多学校也在进行一些制度方面的改进。例如,我们学校也在进行新的探索:一是在评价制度方面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评职称越来越重视代表作,而不是数量;二是从注重短期成果向看重长期深入研究的传世之作的转变,比如从每年评价教师变成5年一个任期评价一次,目的就是让大家着眼长远。

  记者:有人认为,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人文精神是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三大“基石”,您认为这些理念和标准适合中国大学吗?我国的大学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有何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

  韩震:我们和国外大学的差距首先表现在理念上,我们的大学仍然是社会单位,是行政部门的外延,而不是一个能够自主发展的个体。当然,中国不能完全走西方的道路,因为西方大学从教会产生,二者萌生的土壤不同。其次,在以学术为中心方面,我们的大学仍有待提高。西方有学者说,大学是年纪大的人和年轻人进行思想冒险的地方,而我们现在恰恰缺乏这样一种互动。我们有时更多地强调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西方有大学自治的传统,但是自治是有边界的,必须遵守法律;学者的自由也是有边界的,不能逾越“政治正确”,如不能涉及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不能伤害他人的隐私等等。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因为发表含有性别歧视的言论而被迫下台即是例证。

  随着高等教育的成熟,大学应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学者应该有越来越多的学术自由空间。大学制度的问题大家也都在探讨,但是无论如何,中国大学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展,首先必须适应和符合中国的制度环境,此外必须适应和符合中国的民族文化传统,不过大学也必须有责任对传统采取反思和批判的态度,从而与传统互相塑造。中国大学应该逐渐形成符合中国自身制度环境、文化特征的大学精神,摸索出适合中国大学发展的道路。当然,大学是比其他领域更具普遍性的地方,但是普遍的知识也必须有本土性的话语形态,这正是人文社会科学发挥作用的地方。

  大学教育,人是关键,大学要为学者创造宽松的、具有人文关怀的环境。北师大有一支很强的教师队伍,其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达到78%,在国外获得学位的教师接近10%,这个比例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很高的。为什么会这样?除了北师大百年形成的传统之外,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有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完整的高水平教育教学体系,为教师解决了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这也是吸引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体现了有北师大特色的“人文关怀”。

教师培养向高端发展

  记者:北师大在师范类人才培养方面有怎样的理念?

  韩震:在国家人才培养战略中,北师大有责任也应该坚持精英教育的路径,并且将这种路径拓展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在每年有数百万大学生毕业的情况下,我们国家缺少的已经不是教师的数量,而是教师的质量——有发展潜力且乐教适教的高素质、强能力的高水平教师。因此,我们应该把更大的精力放在培养创新型的高水平师资目标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国教师教育方面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是:第一,基于高水平大学本科教育的教学改革的定位、理念与构想,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强化学生吸收跨学科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创造性整合的能力。第二,基于研究型大学学生求知欲强、教师科研活动活跃的特点,进一步改革教育模式、调整课程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提升课程的研究性比重,以尽快把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把学生引导到知识创新的前沿领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三,基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人才个性化发展的可选择性本科教学计划,倡导因材施教和自主学习,适当减少教学计划的必修课比例,大幅增加选修课比例,提供更多的选择可能性。第四,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化发展对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的改变进行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更具多样性的学习渠道和资源,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弹性和有效性。第五,基于大学功能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性教学:在积极的社会参与中,获得本土的实践知识,提升学生的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领导力。

  记者:基于这样的理念,北师大在人才培养机制上作了怎样的调整?您认为从北师大走出的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韩震:实际上,《北京师范大学“十五”发展战略规划》已经明确了战略转型的内涵:一是学科结构的转型,要在保持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增加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实现学科结构的综合性;二是专业设置的转型,突破传统高师的格局,适应社会需要,专业设置由教师教育转向多元化;三是人才培养体制的转型,试行“4+X”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方案,推进人才培养规格多元化和办学重心上移。北师大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两万人,其中8500多名本科生,9000多名研究生,研究生人数已经超过本科生。

  我们现在人才培养的思路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师教育多元化,多元化指的不只是培养教师,而是保持一个开放性的架构,比如法学院的学生虽然是非师范专业,但是他们如果乐教适教,也可以选修教师教育的模块,通过实习也可以拿到教师证。二是向高端发展,在本科阶段大力发展教师教育可能会过多挤占专业课学习的时间,本科阶段主要学专业课,夯实基础,如果有当教师的愿望和禀赋,可以到研究生阶段读4+2(教育专业硕士)或4+3(教育学术性硕士)。创新型教师在专业上不应该输给其他类型的本专业学生,应该有宽广的知识面和深厚的基础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获得教师教育的理论和技能。

  北师大近几年的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本科生有50%左右选择继续深造,有近四分之一走上了教师岗位。我期待我们的学生都能够超越自己的老师:既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又有深入研究的能力;既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有深厚的人文精神的积淀;既有专业能力和素养,又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