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感知并领受一种鲜活的生命气象——赵振川绘画印象
作者:haowj   日期2009-09-15 09:0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结识画家赵振川很久了,不仅不属过从甚密,反倒可以说是过从甚疏。我的印象里他是一张永远都笑着的脸,还有一头过早花白的头发。十多年前,振川送我一幅国画,名为《白鹿原》。我久久品尝,感到一派不凡的气韵。他说他专程到白鹿原上感受这道古原的气象,作成此画。我开玩笑说,你该叫我为你领路当向导……

  赵振川出生在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父亲赵望云是“长安画派”的创始人。赵振川自幼眼里便储入浓浓的色彩和墨痕,还有变幻神奇的线条,受到极好的艺术熏陶。受“长安画派”尊重传统、注重生活的艺术主张影响,40多年来赵振川一直在国画创作领域默默奋斗,认真吸纳前辈在创作实践中的所长,又不断在生活之中寻找国画创新的元素和活力,积累、丰富和提高自己,终于成为“长安画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和当代山水画的大手笔。

  与陕西其他艺术门类的艺术家一样,赵振川的山水画分量感足,厚重、扎实、大气。他的绘画有着牢固的生活根基,不是从书本到书本的产物,也不是只坐在画室里就可随便完成的东西。他的画里似可嗅出民间生活烟火气味,感知世道与人心。这一点不仅超凡脱俗,而且为画作注入了生命活力,也呈现出独禀的个性气质。

  赵振川曾遭遇了太多的苦难,铸就了坚韧和坚定,生命体验和艺术感悟于是形成了。人们通过他的绘画,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和生命本身的敬畏。

  赵振川还在童年时,其父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入狱,那是一种堪称残酷的记忆。1959年,他的父亲又被打成“右派”,赵振川也被下放到了陇县山区长达8年。“文革”中,他的父亲遭受迫害致死,赵振川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承受了难以言喻的灾难。他伴随着苦难开始了自己的国画创作之路。他不忘父亲的叮嘱,到民间、到生活中、到自然和劳动的人群中汲取绘画的养分,获得艺术创造的灵感。他将自己的情愫,倾情地寄托其中,靠一支画笔将升华了的生活展示为艺术。

  赵振川的山水画令我感到震撼的是其背后呈现的生命格局。不论是画陕南,还是画陕北,都有一种向死而生的精神指归,都饱含着充沛的生活气韵和活力。赵振川不大着意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和名山大川,即使画陕南,也不是田园牧歌,而是集聚陕南最具生命活力的情境,展示自己心中超迈的人生。他笔下的陕北更是气象苍茫,荡气回肠。作为画家,他已走出了历史与个人的局限,使自己的绘画进入超时空的精神指向,呈现出生命昂扬的一种过程和气象。艺术作品最终要靠它所承载的生命格局来支撑。作品的气格,不是空穴来风,它是能够穿透世态表象,直逼人心的力量感,不矫饰,袒露而率直。赵振川的绘画正是在这一点上有着十足的分量和体量。他的绘画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存在,不仅有悲悯的情怀,而且有超凡脱俗的大爱。

  绘画是一门空间的艺术。中国画是靠笔墨对空间进行营造而完成表达目的的。画家的修养情怀、艺术功力、思想力度,决定着体验的层次和个性化的独立品格,他们通过笔墨在空间的展示,跟受众完成交流。赵振川的绘画正是在这一至关重要的关口实现了升华,抵达了新的境地,独辟一方个性化的艺术天地。他依然非常讲究笔墨,但已经很难分辨出属于哪一家哪一派的路数,而是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情感元素,达到了对于自身笔墨随心所欲挥洒的自由状态。赵振川的绘画洋溢着鲜活的生命气息,他的构图、布局和点景别具一格,深山野洼中的乡居小屋、田垄树石,见出一种艰难生存中的温馨。更难能可贵的是,读赵振川的绘画,总会给人带来启悟性的思考。画面里蕴涵着的对生命的追问,总让人感受到新的开端和希望。

  我比较喜欢穿透时空、穿透表象、充满生命张力的艺术作品。艺术在这个意义上与生命的气象直接相连,并且表现出生命的大美与大气。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我想这其中更多的是,指向绘画所表达的天地万物生命的气象、气格和气量。赵振川正是在这个层面进行绘画创作的,他的绘画是对生命气象的充沛表达。

  愿振川在他已抵达的艺术的自由王国里,尽情尽兴挥洒。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