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走近鸠山由纪夫
作者:duanxp   日期2009-09-11 08:4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年8月底举行的大选彻底改写了日本的政治地图,在过去50多年里几乎一直把持政权的自民党沦为在野党,取而代之的民主党以接近众议院三分之二议席的高票登临政治舞台核心。在人们惊叹民主党这个建立仅13年的新保守政党势力迅速跃升的同时,鸠山由纪夫这个国人并不熟悉的名字也随之走进媒体和公众的视野。

  老实说,“鸠山”这个姓氏并不为中国老百姓所喜爱,这多少来自样板戏《红灯记》里诡计多端且凶神恶煞的日本宪兵队长鸠山。当我们几个日本问题专家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室外等着为鸠山由纪夫和他所领导的民主党作评论节目时,还有人情不自禁地唱了句:“鸠山设宴和我交朋友,千杯万盏会应酬……”。

  说来也巧,我同鸠山由纪夫先生的近距离接触还真的就是从设宴吃饭开始的。1996年深秋,我陪同时任国家最高审判委员会委员的杨润时先生到日本访问,由有着“领袖培训班”称号的松下政经塾接待并代为安排会见了一批政要,其中就包括正在“冉冉升起”之中的这位民主党代表。杨润时先生是我的老领导,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所长、院副秘书长、研究生院院长等职务。杨先生知识广博,在国际政治研究方面亦得到过李慎之先生真传,加之“大法官”(国家最高审判委员会委员在日本的对应身份)头衔,与鸠山由纪夫在一起纵论天下可谓棋逢对手。结果,接待方面为我们在大仓饭店安排的“工作早餐”,从8点半一直“吃”到11点,踌躇满志的鸠山由纪夫先生详尽地讲述了他的政治理想和民主党夺取天下的远大志向,还把他祖父、祖母分别手书“友爱”和“静和”的瓷杯子,作为他的私家礼品赠送给我们(见图1)。作为研究者,我们知道鸠山这一“友爱政治哲学”来自他的祖父鸠山一郎, 而席间鸠山由纪夫在强调他的“友爱政治哲学”的同时,也反复表示他重视东亚、重视与中国关系的意向,并很快实现了他的访华之旅。而他留给我的深刻印象是一个颇富理想主义色彩的新保守党政治家。

  2000年12月,鸠山由纪夫再度当选改组后的民主党党首,开始了他对北京的第二次访问。为了模仿前不久朱镕基总理在日本电视上与日本公众直接对话的宣传效果,鸠山提出要上中央电视台的直播谈话节目。协调的结果是,由鸠山本人与我和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马俊威教授一同在电视上座谈——三人为“众”,也算是一种公众对话吧。

  在电视媒体上,作为职业政治家的鸠山由纪夫显得游刃有余,引用周武王“一德一心”,再一次强调他重视中国、重视东亚的“友爱外交理念”,并在现场提出“应当在东亚建立不战共同体”。对于鸠山先生很是“理想主义”的政治主张和语出惊人的风格我倒也是早有了解,但突然在直播节目中提出“东亚不战共同体”,这种突兀而敏感的议题着实令我有些难以应对。因为,中日之间有《和平友好条约》,双边关系明显高于“不战”的标准,而且当时中日之间已经缔结了“第三个政治文件”,双方约定了“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那么,如何回应鸠山代表提倡的“东亚不战共同体”呢?笔者首先肯定了鸠山先生为地区和平、稳定而思考的积极意义,进而询问他“这个‘东亚不战共同体’是否可以解读为东亚成员国自主地解决安全保障问题——潜台词是可否剔除美国的存在”?鸠山作为在野党领袖当然不敢贸然表态“脱离日美同盟”,于是环顾左右而言他(见图2)。转眼到了2009年,鸠山和他领导的民主党迎来了一次新的辉煌。说来也怪,鸠山的人生中每逢带9的年头,就会出现好运和转机。1969年,鸠山毕业于东京大学工程学系,开始了他追求知识学术的历程。1999年,他重新掌握改组后的民主党代表权,真正成为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2009年5月11日,民主党代表小泽一郎因其首席秘书涉嫌违反《政治资金规正法》,迫于压力宣布辞职。5月16日,民主党举行党代表(即党首)选举,时任干事长的鸠山由纪夫击败副代表冈田克也当选新一任代表。随后在8月份的众议院选举中,日本民主党在众议院大选中获胜,民主党代表鸠山由纪夫担任首相的新政权即将诞生。

  此时的鸠山已经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之一,他秉持的“友爱”理念已经被放大为“友爱政治”、“友爱政权”乃至“友爱国家”等一系列民主党治理国家的政治符号。即将成为日本首相的鸠山由纪夫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署名文章《日本的新道路》,也被看做是他作为民主党领袖的执政理念。鸠山由纪夫认为,“地区一体化和集体安全是我们在实现日本宪法主张的和平主义和多边合作原则方面应该遵循的道路,这也是为保护日本的政治和经济独立、在身处美中之间的情况下追求我们利益应该遵循的适当道路。”毫无疑问,鸠山欲将置身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日本带上一条适当的道路:以规则为基础的经济合作和安全之路。

  读罢这份鸠山问鼎最高权力的宣言书,笔者不仅掩卷思索,在波诡云谲的政治世界中,坚持奉行“友爱哲学”的鸠山由纪夫会取得预期的政治成功吗?2009年8月,鸠山曾在政论杂志《Voice》9月号上刊出题为《我的政治哲学》一文,称自己观念中的“友爱”相当于法国大革命中“自由、平等、博爱”中的“博爱”。他认为“没有博爱的自由招致无政府主义;没有博爱的平等则会招致暴政”。由此,鸠山阐发出自己对“友爱型政治”的理解——强调修正美国式市场原教旨主义,增强非营利组织、市民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打造友爱基础上的互助共生社会。

  不论日本公众是否相信与接受,也不管世人是否喜欢,承载着“友爱政治”的“鸠山丸”就要起航了。但愿这位重视东亚平衡发展与共生和谐的政治家能够把握好日本的航向,使其沿着和平发展的航程走得远一些。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