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潘启雯 通讯员邹沁芸)8月3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日本华人教授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三家机构联合发起的“日本政权更迭后的内政外交走向”座谈会在京举行。日本华人教授会代表、东洋学园大学人文学部教授朱建荣在会上表示,这次日本大选及政权更迭是日本国民首次直接影响政治,具有“革命性”的变化。
朱建荣认为,这次更替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国民对自民党长期执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经济放缓、生活水平下降、贫富差距加大——产生了意见,是对自民党迄今无所为的“失望”,对小泉纯一郎的誓言感到受骗而倒戈,从而对民主党寄予了“希望”。
20世纪90年代出现泡沫经济以后,日本在外交上还停留在冷战思维结构中,没有找到新的方向。日本学者认为,这次大选结果,与其说有着外交因素,不如说是民众对自民党的不满造成的。
日本拓殖大学教授朱炎认为,小泉纯一郎执政六年搞改革,日本国民实际上没有得到实惠,大多数民众觉得生活更困难了;再加上这次民主党提出纲领里面主要就是改善民生,因此让民众觉得民主党和自民党的不一样是在考虑民众的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黄大慧也表示,民主党在大选中强调建立“政治家主导的政府”是其支持率高的原因之一,实际上政治家是选民意志的体现,由政治家主导的政府就是选民主导的政府。
谈到大家都较为关心的中日关系时,朱建荣表示,中日关系在明年7月参议院选举前不会有太大变化。此次大选各家竞选的重点都在内政而非外交方面,东京大学大学院法学政治学研究科教授高原明生表示了类似的看法,“民主党上台后,其对华政策完全不会改变”。
(更多相关内容见本期第4版)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