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微)9月8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发布的《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0》显示,未来12年,我国高等院校教师需求量约增长100万,相当于2008年高等院校教师总数的94%。
报告指出,展望未来我国的教育发展,以2020年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8年为预期目标,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量在2020年预期比2008年减少1800多万,减幅达11%左右。其中,小学阶段在校生总量规模预期变化最为明显,且总体上呈先降后升趋势:在2016年左右其总量规模预期达到最低,比2008年减少约1213万,降幅达12%;此后,其规模呈缓慢上升趋势,到2020年达9350万,比2016年规模最小时的水平上升约1.4%。初中阶段在校生总量规模预期在2020年之前总体上呈递减趋势,其总量于2020年达4156.64万,比2008年的总量水平下降15%左右。值得一提的是,与小学阶段在校生总量规模变化特征相类似,初中、高中阶段在校生总量规模预期也将在触底之后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其变化趋势发生转折的时点比小学阶段的较晚。此外,高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量预期呈单调递增趋势,这也是我国未来实现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增长的必然趋势。
受普通高中以及高等院校在校生数量预期增加的影响,高中及高等院校预期教师需求量总体上将呈递增趋势。未来12年,我国普通高中教师需求量约增长42万,相当于2008年高中教师总量的32%;高等院校教师需求量约增长100万,相当于2008年高等院校教师总数的94%。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