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新中国出版史上首次全面反映民国时期各个领域基本情况的史料全集——《民国史料丛刊》在京出版。
《民国史料丛刊》从约计10万种民国版中文图书中分类精选2194种影印出版。其中三分之二以《民国时期总书目》为线索按图索骥,三分之一多方搜寻,补其所无。分政治、经济、社会、史地、文教五大类,类下分目共计1127册,另备《总目提要》一册,堪称鸿篇巨制。
据大象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耿相新介绍,《民国史料丛刊》在资料的必备性及内容的丰富性、代表性和权威性方面,是其他同类出版物所无法比拟的。
“稀见史料”与“基础史料”相结合,是这套丛书的最大特色。“稀见史料”是指丛刊以全国各大图书馆馆藏民国珍稀文献为依托,所收范围不包括已出版的同类丛书涉及的相关资料,也不包括较为多见并有专门门类集中编辑出版的史料书籍。“基础史料”,是指可资人文社会科学用于民国研究、直接反映民国社会客观情况的第一手文本史料。
《民国史料丛刊》的出版旨在发掘、整理和抢救民国文献。民国版书籍,特别是作为“基础史料”的民国版书籍通常印数很少,多的数千册,少的只有数十百册,而当时纸张和印刷质量远不如今,保存期很短。目前国内很多图书馆馆藏民国书籍都已经不具备对读者开放借阅的条件,对其发掘、整理和抢救刻不容缓。这种状况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民国史料丛刊》的适时影印出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