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冰川奇景与白夜气象
作者:haowj   日期2009-09-10 09:3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阿拉斯加素有“地球最后边际线”之称,冰川密布,日长夜短。这次阿拉斯加之旅,最大收获是欣赏了冰川的奇景,体验了白夜的气象。

  年复一年的降雪量大大超过融雪量,降落在高山或两极地区上的大量积雪,通过几万年几十万年重力的挤压作用,积雪密度渐渐增高,厚度越来越大,冰粒之间越来越变得密不留缝儿,便形成了巨大而流动的坚硬结冰体——冰川。如今耄耋之年,有幸亲历,始知其所以然。

  头天晚上坐邮轮从锡特卡出发,在白夜的蓝色海面上行驶了一夜,翌日早上进入了冰川湾,周边重峦叠嶂,山峰上覆盖着皑皑白雪,湾内的海面,已经荡着从冰川断裂下来的稀稀疏疏的浮冰。阳光投射下来,浮冰透出五光十色,风光诱人,让人痴迷。邮轮预定上午10点抵达哈伯德山麓冰川,岂知此时船上旅人已急不可待,纷纷乘电梯直登11、12层的甲板上,争取在船头正前方占据一个好观察的位置,以先目睹哈伯德山麓冰川的全景。冰川湾内尽头群山的两山山麓间,屹立着一堵雪白而透出蓝光的巨大冰川,远远地展现在游人眼前。

  冰川湾湾环的三面海岸,绵延群山,白雪盖顶,山壁绝峭,雄伟壮观。两岸对峙的原始森林与白雪山岳,黑沉沉与白茫茫,倒映在浮冰的海面上,风光无限,展现了大自然无比的美。船行其中,海面的浮冰泛泛,发出了耀眼的透明蓝光,让人沉醉。邮轮驶近冰川湾,可以清楚地看到由无计其数的冰粒合成的结晶体——巨大的哈伯德山麓冰川,全长75英里,从宽阔的两山山麓之间伸出,一直延伸至海岸,形成一堵巨大冰壁,俗称“冰山鼻”,高出海面达70多米,听说还有约30多米浸在海中。据报道,冰崖由于长期受到海水的侵蚀,有时候会崩塌下来,冰块落在水中,激起千层的浪花和发出轰隆的巨响,其景更为壮观。

  邮轮越靠近冰崖,行驶速度也渐渐放慢。海面的浮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有方形的、长方形的、圆形的、三角形的、菱形的,还有的似山岩,有的像峭壁,最大的几乎像一只小船或一座小山丘。大大小小的浮冰,不规则地浮在海面上,好像要在这冰川湾的大舞台上,尽自己所能尽情地表演,让拥挤在两层大甲板上的千余观客美美地观赏一番。邮轮靠近在冰崖咫尺时,近前这堵断裂在海岸边上的巨大冰崖,清晰可见,崖面犬牙交错,形态纷呈,纯清透明,像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凿而成的冰雕艺术作品。冰崖的表面,呈现出蓝白相间,浓淡有致的色泽,在柔和的阳光辉映下,冰面晶莹剔透,蓝色光泽变幻无穷,又有如一块无比巨大的水晶石,透出一股神祕的气息。面对这一山麓冰川的奇景,仿佛置身另一个星球。我久久地沉醉在这冰川的壮观奇景之中。(待续)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