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美国学者谈冯梦龙“三言”翻译
作者:haowj   日期2009-09-10 09:2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8月18日,美国贝茨学院的杨曙辉和杨韵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作题为“略谈‘三言’的翻译”的讲座。两位学者历经多年艰辛,将明代冯梦龙编纂的“三言”译成了英文,由美国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的英译本分别于2000年、2005年和2009年出版,英汉对照的版本也将在我国出版。

  两位学者首先对《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等中国古典小说的英译本做了综述并进行评点,同时提出了他们翻译“三言”时所采用的翻译标准和变通之法。尤其是在涉及外国读者较难理解的文化背景知识时,两位学者比较了戴维·霍克思翻译的《红楼梦》和芮效卫翻译的《金瓶梅词话》,前者不主张添加注释,后者则注释详多。因此,“三言”的翻译便采取了一条“中间道路”,既要保证阅读的通畅,又要提供必要的注释。

  杨曙辉接着谈到了翻译中的种种困难,例如中文文本的理解问题、回文诗及双关语的译法、文化背景的传达等。最后,两位译者详细地解释了译文的措辞。例如,尽量避免使用当代的词汇,多选用带有古典味道的词语;套用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名句,在多种表达中挑选既雅致又不艰涩的表述;选用意思跟中文相同的词句,使译文形神兼备。生动精彩的例子不时引起听众会心的微笑和热烈的讨论。译者细致的考据、广泛的阅读、日积月累的“卡片”、反复的推敲都令听众肃然起敬。

  讲座结束后,参加讲座的学者与两位译者进行了探讨,如冯梦龙作品的思想、翻译标准的取舍、诗句及成语的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本在国外的接受情况等。两位译者还谈到了在美国翻译和出版“三言”的具体经历,折射出中国古典文学在英语文化圈中所具有的影响和面临的困境。与会学者对两位译者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所作的贡献表示感谢。(乔修峰)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