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深刻认识新中国60年历史,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作者:haowj   日期2009-09-11 09:1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中国60年历史”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本报讯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和中国史学会于8月27—28日在当代中国研究所联合召开了主题为“新中国60年历史”学术研讨会。会议采取大会发言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所所长、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朱佳木主持开幕式并作大会发言。出席会议并作大会发言的还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国史学会及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李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国史学会顾问沙健孙,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中国史学会原会长李文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副主任、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世界历史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于沛,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史学会副会长王炳林等理论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

  朱佳木在开幕词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走过自己的60年。60年相对于中国历史的长河来说,时间虽然不算长,但按照干支纪年法计算,毕竟轮了整整一个甲子。正是在这一个甲子,中国由自近代以来屡遭列强欺辱、国势衰微、生灵涂炭的弱国,变成了人民作为国家主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综合国力堪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强国相比的社会主义强国。因此,为了庆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为了深入探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相互关系、新中国一系列重要决策重大事件的历史原因、新中国各个领域的历史成就和历史经验等问题,两个学会决定共同举办这一研讨会。

  在题为“新中国两个3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学术报告中,朱佳木指出,新中国的60年,以1978年改革开放划分,前后的两时期刚好大体各占30年时间。如何认识两个30年的关系,是一个与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关度极高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两个30年的关系,才能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相信这条道路;也只有理解和相信这条道路,才能正确看待这两个30年的关系。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现代史(当代史)的研究,并把对国史的宣传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国民教育之中,用国史帮助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28日下午,大会举行了闭幕式,张海鹏作了会议总结。

  大会共邀请60位学者以文入会,其中有在学术界久负盛名的老一辈专家,也有初出茅庐的年轻学者;有史学界和国史学界的学者,也有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学者。

  在国史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新当选的第四届理事会的部分理事列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部分教师、在读研究生旁听了会议。(国实)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