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王学奇教授的“自嘲铭”
作者:haowj   日期2009-09-11 11:2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著名元曲专家王学奇教授九十岁了,但还在孜孜不倦地工作着。前不久,我登门求教,看到他的案头摊放着《宋元明清曲辞通释》的书稿,旁边是高及天花板的卡片箱,里面是他数十年辛勤搜集整理的资料。王老告诉我:“这部书出版好几年了,需要修订,我要再补充一百万字。”“一百万字!”王老不会使用电脑,也没有助手帮忙,完全要靠手一笔一画地写。这样的工作对于我们中年人来说,尚是畏途,何况是一位九十岁的老人呢?但王老却表现得自信而轻松,他说:“明年就可以出书了,到时送你一部。”

  回到家中,我给王老写了一封信,除了对他的学术成就和壮心不已的精神表示钦佩外,还建议他写一些几十年来治学的经验和体会,这对于年轻的学者会有很大的启发。

  王老在回信中说,由于要集中精力修订《宋元明清曲辞通释》,因此腾不出时间来,但他却仿刘禹锡的《陋室铭》作了一首《自嘲铭》:

  钱不求多,够用就行。名不在高,务实是崇。我虽愚鲁,不甘认命。下定治学心,笑对斥责声,迈开两条腿,一路向前冲。可怜半世纪,扑个空!如今两鬓斑斑,枉叹一事无成。幸喜傻气在,还想战一程,唯乏经验敢复命。

  王老的退休金虽然不是很多,但也不算少,可他的生活依然十分节俭。他不雇保姆,不请小时工,买菜、寄信,都是自己动手。他的钱大多都买了书,所以他的每一个房间里都放满了书,除了书,屋里似乎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

  曾有一段时间,潜心治学者被视为“走白专道路”,王老屡遭批判、指责,但都坦然面对,终于闯过重重关口,取得了丰硕成果。他的《元曲释词》、《元曲选校注》和正在修订的《宋元明清曲辞通释》在学界颇负盛誉。最近,他又主编了《笠翁传奇十种校注》,达150万字,对清代李渔的剧作做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在治学上,王老主张单篇论文和成本著作结合进行,即“两条腿”走路,认为这样做可以互相促进。对此,王老也戏称为“轻、重工业并举”。

  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使王老练就了不服输、不认命、不服老的品格。在他眼里,做学问最重要的就是“以勤补拙,不知疲倦为何物;清心寡欲,摒弃一切物质诱惑”。他说:“如老天爷再让我多活几年,我会再进一步补充和提高。”

  王老的话令人敬佩,衷心祝愿他老人家健康长寿,谱写更加辉煌的人生乐章。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