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马克思哲学论坛”的发展历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主题
作者:haowj   日期2009-08-06 10:4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年7月26日,第九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哈尔滨落下帷幕。

  与会学者对本届主题“文化哲学”研究的深入性、观点的多元性以及问题的复杂性,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从会议讨论的情况来看,文化哲学的张力是巨大的,边界是宽泛的,内涵是不确定的,正像有的学者指出的,没有什么先验的准则来确定文化哲学该研究什么或不该研究什么。尽管如此,但学者们认为,有一点必须确定,那就是贯穿整个文化哲学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与会学者认为,以黑龙江大学为主力的文化哲学研究,试图寻找时代精神的中国表达方式,试图概括出当代中国人之存在的基本精神,试图确立中国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文化标志,试图从文化建构上把握中国现代性的维度,这种对文化哲学的立意高度、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学者们表示,在全球化多元复合的价值与文化冲突中如何塑造民族的思想自我?在中国与世界的现代性场景中如何确立我们的精神向度?文化哲学应该有一个责任承担。在时代日益呈现出“文化经济”特征的背景下,在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中,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决策下,文化哲学如何为此奠定理论基础和确立思维坐标同样是一个责任承担。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黄浩涛在讲话中指出: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界非常活跃地探讨了一系列问题,包括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和逻辑转换、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的现代性、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及其视阈、马克思哲学学术范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以及时代精神中的文化哲学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应该说产生了一批具有学术创新性质的成果,透过这些创新性成果,可以看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发展轨迹,而这一切正是在“马克思哲学论坛”每届主题的引导下实现的,毫无疑问,“马克思哲学论坛”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马克思哲学论坛”走过的历程

  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度陷入沉寂。马克思主义哲学边缘化的态势,一方面源于教条主义的危害,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学者转向从当代西方哲学中寻找灵感,用西方哲学的特定概念制造了种种“不在场”的马克思。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学术创新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科学地回答西方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挑战,批判地解答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疑问,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能否站在实践与时代的高度,结合时代主题和研究对象并从中概括出新的理论认识,从而发掘和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这对研究者来说是一项崇高的任务,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2001年5月26日,“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广轩大厦举行。这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同中山大学教育部重点基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合作召开的一个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高清海、叶汝贤、张奎良、衣俊卿、张一兵、俞吾金、吴晓明、孙正聿、邴正、王南湜、杨耕、任平等来自当时全国13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或研究基地的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40余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以思想碰撞、理论争锋激烈载入史册。与会者意犹未尽,都表达了今后继续召开这类会议的强烈愿望。大家一致认为,《中国社会科学》在学术界具有很强的学术影响力,由《中国社会科学》主持和联络,由各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轮流主办,创设一个固定的学术论坛,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提供一个深度交流与平等对话的理论舞台,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理论创新,将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经高清海教授提议,与会者一致同意将名称确定为“马克思哲学论坛”。这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联合全国各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创办的一个年度论坛,也是一个不设机构的纯粹学术性的论坛。以后每年举办一届,每届一个主题。自此,2002年5月,第二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由复旦大学哲学系和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办,主题是“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2003年10月,第三届论坛由南京大学哲学系主持召开,主题为“当代国外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走向”;2004年8月,第四届论坛在四川绵阳由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主办,主题是“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建构”;2005年7月,第五届论坛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举办,主题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2006年8月,第六届论坛由南开大学社会哲学研究所主办,主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释与创新”;2007年10月,第七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由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2008年11月,第八届论坛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召开,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直至本届,“马克思哲学论坛”走过了不平凡的成功历程,各届论坛的主题层层深入,渐次推进,贯穿着一条线索——立足全球化背景和当代中国的实际,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逻辑和时代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正确、有益的思想资源。

  著名学者热议“马克思哲学论坛”

  吴晓明回忆说:“我曾连续参加了八届论坛。我认为,它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功,非常重要的一条,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作为常年的主办方之一,很好地把握住了该论坛的学术方向。”他认为,论坛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三条。第一是这个论坛的开放性。它不仅向广大青年学者开放,而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同时,积极地吸收和接纳新的思想和观点;它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二级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主张马、中、西的综合对话,由此而极大地敞开了研究的问题域。第二是这个论坛强调学术的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其深刻的学术向度,论坛始终坚持在研讨的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方面得以逐渐展开和不断深化,从而使论坛的学术地位在国内学界得以形成和巩固。第三是论坛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要能够不断地联系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要能够切中当今的社会现实。这是非常根本的一点,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是与其要求并且能够切中社会的现实互为表里的。吴晓明说:“回顾十年来论坛的发展,正是由于这样的学术方向,它才能够坚持下来,并且能够不断增强其号召力和凝聚力,从而成为当今国内最有影响的学术论坛之一。虽说这个论坛还在逐渐成长,某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有了这样的学术方向,我认为,它的前景就无限广阔,并将取得更加令人瞩目的成绩。”

  就论坛的成功经验及如何持续等问题,记者还采访了多届论坛的参与者或主办者——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衣俊卿、南京大学教授张一兵、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南开大学教授王南湜、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张雄、苏州大学教授任平。作为参与全部九届论坛的学者,同时也是论坛的主办者之一,衣俊卿谈到,“马克思哲学论坛”的成功之处可以通过对历届会议论文的分析得出结论——这些论文都代表了当时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水平且引领了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方向和主流。总的看来,论坛的成功主要有三方面的经验:一是马克思哲学研究领域本身的吸引力。二是历届论坛的主题选择都非常成功。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学科博士点在学术互动与交流中,自然形成的讨论主题,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四维体系——历史的维度(文本)、现实的维度(问题)、中国的维度和国际的维度。这样的逻辑结构在前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已经形成,之后在各个领域不断深入,比如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等。三是论坛的运作方式是学术化的,以《中国社会科学》为联结,形成了专家学者和学术编辑构成的松散的联合体,大家在一个高学术品位、学术规范的平台上讨论问题,有益于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入与扩展。

  张一兵教授认为,“马克思哲学论坛”是国内权威学术杂志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学科点联合推进学术研究、搭建对话平台的成功范例。这一学术盛会在国内学术界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点,以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题,参与了2003年的论坛承办。“马克思哲学论坛”成功的最重要经验就是它能够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术话语中不可替代的高端学术场。其中,《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的常任经办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整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界年度的学术交流与每一参与学科点的特色展示,在一个平等、和谐和深入的研讨氛围中不断被引向更深的学理层面,同时这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老中青三代学人传递学术薪火,共同培养学术新人的有机土壤。他建议,“‘马克思哲学论坛’需要改进之处在于,其一,使每一次研讨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不同学者、不同学派进行思想对话、学术交锋和学术批评的场所,而不能自说自话、说完了事。大会必须要加大提问和答辩力度,小组讨论更加专题化地把问题引向深入。其二,研讨主题不能过于宽泛,要杜绝平庸话题,从而使研讨会真正成为前沿性的学术交流和提升平台。其三,以后可以邀请国外学者参加,逐步过渡到有更大影响和辐射力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

  韩庆祥教授说,“论坛共举办九届,我参加了八届,其中第四届是我们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举办的。我最大的感受可用三句话来表达:‘马克思哲学论坛’为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与引领作用,为激活和深化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找到了机制与平台;全国各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研究优势与实力,同时也推进了各个主题的研究;每届论坛的主题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自然也就成为专家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因而基本上体现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进展与走向。”在他看来,“马克思哲学论坛”要做到可持续,需要做三方面的改进:第一,每届论坛要注意发现新问题、新思路、新观点、新学人;第二,一定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大众形态、学术形态和政治形态之间的和谐统一,这是未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生态”;第三,积极倡导用哲学思考问题、用学术支撑思想、用思想传递时代、用理念引导发展的研究思路与风格,自觉用哲学方式研究“中国问题”。

  王南湜教授风趣地说:“我是‘马克思哲学论坛’的忠实‘粉丝’,参加了从2001年至2009年的全部九届论坛。在我的记忆中,创建这一论坛的初衷是不满意以往学术会议的主题散漫、讨论不深入等弊端,试图开创一种新的学术交流方式,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水平。十年后,总的感受是论坛实现了或基本实现了这一意图。这体现在:论坛把握住了时代精神之脉搏,引领了国内学术之潮流。回顾十年来的学术热点问题,哪一个不在论坛的视野之内?论坛也锻炼了学术队伍,让一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昔日尚默默无闻之后生,今日已成为学界之栋梁。论坛还塑造了一种优良的学风,使平等的、开放式的学术讨论蔚然成风。这种办会方式已成为竞相仿效的范本。论坛能获得如此成功,我认为其经验主要在于:会议主题经广泛征求意见和讨论协商,认同度较高;会议主题确定较早,参会人员有充分时间准备;会议主办方,特别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精心筹划,精心安排。”同时,他认为,由于参会人数越来越多,导致会议主题与参会人员的学术兴趣之间的差异增大以及讨论时间越来越少,影响了会议的质量。希望每次会议可以设一个主题及多个副主题,或者干脆设多个并列的主题,开幕式后按主题分组,每组内由主办者选出若干代表性论文让其作者宣读,然后围绕这些论文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甚至辩论,最后再在大会上汇报各主题讨论情况。

  关于论坛,张雄教授深有感慨,他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国内的发展充满着活力和希望。每次论坛,都聚集着国内一大批一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中青年学者和老一辈名家,都有一个令人感兴趣的主题,每个主题的确定并不来自于想象的抽象逻辑,而是密切跟踪国际学术界的最新研究趋势,密切关注国内改革开放涌现的重大现实问题,如关于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研究等等,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精神和品格,更显示了如此闪亮的事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哲学理论工作者们正在以马克思所特有的理性思辨、社会诊断、历史批判意识与功能,担负起“高卢雄鸡”和“密纳发猫头鹰”的双重重任,尽管与会者相互之间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和学术个性,但会议的宗旨带动了大家共同切磋、共同争辩、共同交流。每次论坛所沉淀的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学术思想与信息,都会不断转化为推进当下中国追求科学发展、思想解放、物质创新的实践资源。

  任平教授参与主办了第七届论坛,他认为目前的论坛也存在危机。高端的学术讨论并不总是在时间和机会上能够被充分地得以保障;尖锐的现实问题如何转化为哲学命题以及如何深化研究学术难点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关注;人数众多使举办经费支出居高不下。解决这些问题是使本论坛可持续地进行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哲学论坛”的未来向度

  应该说,“马克思哲学论坛”的创设首先来自一种开放式的办刊理念。学术期刊要自觉担当起学术组织和学术引导的重任,利用自身优势打破学科和单位“壁垒”,将多方研究资源调动并配置起来,将问题意识主题化,渗透到新的编辑模式中去,形成“论证选题—学术组织—会议交流—发表成果”的有机编辑链条,在这种自觉意识的努力下逐步形成期刊与学术研究的互动关系。如果期刊不能主动融入学术发展的主流中去,就很难在制高点上把握学术发展的前沿趋向、分辨研究成果的独创性。

  “马克思哲学论坛”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公认的品牌论坛。其标志是,通过这个论坛,汇集了国内最有学术影响力的学者,创作了一大批高水平并预示新的研究方向的成果,形成了马克思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力推动了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进展。同时,“马克思哲学论坛”不尚空谈,其问题综合意识和跨学科研究态势也反映了期刊界、学术界自觉的学术追求与现实关怀的社会责任。毫无疑问,这些主题的深入展开,为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和建构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及学术前提。

  第十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主办,该院院长郝立新已宣布新一届的主题:“唯物史观与中国问题”,我们期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所走过的道路、所积淀的经验和所形成的问题,将在唯物史观的高度作出深刻的总结与反思。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