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赫兹: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
作者:haowj   日期2009-08-04 15:3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约翰·赫兹(John H. Herz)是20世纪杰出的国际思想大师之一,有关他的国际政治思想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却未见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与国际政治领域其他著名学者相比,赫兹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表现在他终身给予人类整体安全与生存问题的极大关注和深深的忧虑,表现在他始终能根据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自己研究重心的能力,表现在他一直在安全与生存困境中殚精竭虑地寻求实现人类共存的手段与方法。这份对真理的执着与追求不断地催生了他一系列充满睿智的思想和原创性理念:从“安全困境”到“生存困境”,从“普世主义”到“生存伦理”,等等。

  “安全困境”论

  赫兹的“安全困境”思想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提出的,它第一次从社会结构层面对国际关系进行诠释,因而与以人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理论比较起来,更具解释力和说服力,因为人性是无法测量、无法证伪的东西。“安全困境”这一经典性思想的提出,无论是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还是对于指导国际关系实践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它对包括现实主义在内的多种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国际政治理论的核心概念,同时也为人们探索有关如何避免战争和维护安全等问题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更为科学的思路。

  “护持”战略论

  20世纪50年代是赫兹国际政治研究的过渡期,其间赫兹意识到二战后政治现实主义有对理想主义“矫枉过正”的现象。通过融合两者的优点,赫兹提出了“现实自由主义”理论。在论述原子时代国际政治时,赫兹提出了一些颇具原创性的洞见。他指出,核武器的出现给传统的国际体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使民族国家失去了传统上的“不可穿透性”。由于核战争的爆发意味着人类的集体毁灭,在核时代国家之间的安全困境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因此,人类的集体生存成为了所有人类和国家的共同利益。在有关解决核时代人类生存困境问题上,赫兹提出了“护持”和“普世主义”两步走的战略。

  这些都表明赫兹国际政治研究的钟摆从“现实主义”摆回到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之间。“护持”战略是赫兹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提出的一种务实战略思想。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和平与共存。其主要手段是双方互相界定和认可彼此的势力范围,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和理性,以避免矛盾的激化和战争的爆发。赫兹指出,为了实现整个人类生存这一共同目标,人类有时不得不牺牲短期的、局部的利益。这就是赫兹提倡的“普世主义”战略。赫兹明确指出,“普世主义”战略是人类的长期目标,在很多国家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仍然会信奉“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的国际政治现实中,期待它在短期内能得以实现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向“规范主义”转变

  20世纪60年代之后,赫兹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如何面对与解决全球能源、人口和生态危机给整个人类生存带来的巨大威胁上,倡导人类自身和民族国家都必须改变传统的狭隘及短视的思维方式,遵从“最低生存伦理”(minimum ethic of survival),并指出这是人类摆脱全球性危机的唯一出路。这些思想被有些学者包括赫兹本人称为是“规范主义”的转向。

  与一般自由主义建立在利他主义道德原则基础上的普世主义原则不同的是,赫兹的“普世主义”和“生存伦理”是建立在核时代全球生存这样的普世利益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核时代的人类生存是相互依存的。另外,全球性生态危机要求各国在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以及普世利益和本国利益之间应该更多地考虑前者,因此赫兹的“普世主义”和“生存伦理”并不是建立在某种道义原则的基础之上的,而是建立在对现状的现实主义分析基础之上的,它比一般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普世主义理念具有更大的解释力和说服力,是对它们的一种超越。

  思想与时俱进

  在研究方法上,赫兹不但一直坚持古老悠久的政治史与政治法律理论的传统,笃信以抽象推理、逻辑和历史的方法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主义”研究方法,强烈抵制和反对政治学研究中的“科学行为主义”(behavioralism),甚至还指出科学行为主义中的定量研究方法不适合国际政治领域的研究。

  赫兹的国际政治思想无一不是源于他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与敏锐思考。一方面,它们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安全困境”思想主要源于他对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原因的思考,“生存困境”概念的提出基于他对核战争可能招致全世界毁灭以及生态危机给全球生存和发展所带来巨大威胁的深刻洞察,“普世主义”和“生存伦理”是他对解决全球“生存困境”问题所倡导的政策标准和伦理规范;另一方面,这些思想和理论又具有超越时代的持久生命力。

  尽管赫兹的“普世主义”思想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但它与中国领导人在2005年4月举行的亚非峰会上提出的“共同构建和谐世界”理念有很多相通之处。例如,它们都强调人类利益的整体性和共同性,都将持久和平看做最为重要的目标。赫兹提出的“生存伦理”是一种典型的普世伦理,有关普世伦理的研究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因此,赫兹的“普世主义”和“生存伦理”思想对于今天的人类应对21世纪各种全球性安全与生存危机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