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ner von Heidenstam (1859—1940)
19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魏尔纳尔·冯·海顿斯坦
●生平简介:
海顿斯坦出生在一个贵族军官家庭,少年时大部分岁月同父母居住在斯德哥尔摩,18岁时因病中断学业,赴国外疗养与游历:到过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希腊、意大利、法国……在国外学过绘画。他想当一名画家,就和第一个妻子来到罗马。(他先后结过三次婚,都以离异告终)
1884年他在瑞典居住三年,结识了侨居在那儿的瑞典戏剧家斯特林堡。二人成为挚友,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发生了一定影响。后来二人的关系出现了摩擦。
1887年海顿斯坦回国后继续攻读文学。1888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朝圣与漫游的年代》,叙述南欧和地中海沿岸及阿拉伯地区各国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等。作品充满哲理,并以虚幻、神奇的手法,华丽的风格和独特的情调开创了瑞典一代诗风。他摈弃传统的美学思想,既反对现实主义的真实描写,又反对自然主义的客观叙述,主张文学作品应有美感、个性和生活情趣。他的作品引起文学界的重视,被称为“新浪漫主义派”,成为“瑞典唯美主义”的领军人物。
除诗歌外,海顿斯坦还著有散文、政论、小说等。
1916年,为了表彰他“作为瑞典文学新时代的首要代表的重要性”,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一度住在丹麦。1920年他在巴顿湖区附近的小山上建造了一幢风格别致的住宅,在那里住了20年,直到逝世。
●主要作品:
诗集《朝圣与漫游的年代》(1888)
诗集《人民集》(1902)
长篇小说《福尔孔世家》(1905—1907)
论文集《论战集》(1912)等
高莽 文/图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