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陈志宏) 8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基督宗教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举办,来自中国、比利时、美国、澳大利亚的近40位学者齐聚一堂,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会上,国内外学者围绕基督教与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文化交流展开讨论。与会学者指出,400年的传教史至少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理解。就教会的传教策略、传教士的组成以及清朝当局的对应而言,明末和清末有很大的不同,经历了从利玛窦的“调适模式”向清末“冲突模式”的转变。前期大致上以平等的方式来互动,对中国传统明显地尊重,直到“礼仪之争”为止。后期则是法国主导下的传教取经,中华文化被视为必须由西方文明取代的对象,传教沾上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的色彩。
与会专家把中西方的文化交流目光转向了关注点更多的医学方面,一反“洋为中用”的观点,认为中西医相遇之后传教士对中医的认识有一个最初的全盘否定,转变到了有所肯定的过程,即“中为洋用”的过程,而促成这一转变的外因是中医自身的价值,内因则是多方面的。
对中国基督徒的身份问题,与会学者认为1920年代在中国出现的非基督教运动,可以被看做民族主义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1925年的“五卅惨案”等悲惨事件给他们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他们利用这些事件证明,他们在作为基督徒的同时也可以作为民族主义者。此后,中国基督徒的身份被确定为具有特定政治含义的“信基督的国民”。外国学者集中探讨了西方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历程。比如,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研究中心的高华士就以北京西堂和南堂图书的历史(1620—1810)探讨了欧洲与中国耶稣会之间西书的流通。
“基督宗教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此次是第十届研讨会,也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与会者表示,这次会议有助于推进我国对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的研究,推进整个中国近代史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