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法国前环境部长、2012年后国际气候制度谈判大使布利斯·拉兰德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拉兰德此次来访,是为了增进了解中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中国在2012年后国际气候制度构建中一些关键要素上的基本立场。
法国官员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技术转让问题,应该主要通过市场途径解决,因为技术均在企业手中。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限制外资控股企业参与,不利于技术转让。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认为,气候友善技术具有全球公益性和成本不确定性,需要政府的介入,以推动国际技术合作。清洁发展机制旨在降低发达国家的减排成本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低碳发展,中国的安排有其理性依据。
拉兰德认为,中国综合国力日渐提升,资金和技术储备也具备一定规模,希望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技术等方面担当起领导者角色,先行一步。潘家华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导致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制约,中国目前尚不具备条件,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技术的领导者。但中国正在采取有力措施加速低碳经济、技术的发展。潘家华强调,法国作为发达经济体,在核能等零碳能源利用方面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完全可以率先垂范,向发展中国家展示低碳排放高生活水准的现实途径。
拉兰德特别提及中国温室气体排放何时封顶的问题。潘家华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经济体,不可能明确未来的排放路径。如果预估排放量太大,国际社会不认可;如果预估小了,中国实现不了。因此,中国未来可能的排放路径,只可能是一个区间,不可能有一条精准的路线图。
对于近来广受关注的中美双边对话,拉兰德认为,中国人对美国人“太动情了”,他感到,中美签署协定,“欧洲被孤立了”。当被问及欧盟对中国在哥本哈根的预期时,拉兰德认为,落实巴厘行动方案,明确NAMAs(适当的国家减缓行动)应该是对中国参与2012年后国际气候制度构建的基本要求。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共同愿景问题上,拉兰德表示,法国承诺在2050年实现人均温室气体排放2吨的水平。潘家华认为,以法国目前人均排放8吨,到2020年减排20%,尚有6.4吨,在2021—2050年30年间减4.4吨,实现人均排放2吨难度很大。拉兰德同意这一看法,但他同时认为,通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零碳能源的发展,以及低碳建筑、交通以及生活方式的转换,到2050年人均排放2吨的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
交流中,潘家华还介绍了中国积极推进低碳建筑、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最新进展,以及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技术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拉兰德也向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学者介绍了法国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现状及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
(王谋 何丽)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