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社科界采风
作者:haowj   日期2009-08-25 10:2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担当使命直道而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智库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成立30周年庆典在呼市举行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安妲) 7月16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呼和浩特隆重举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作为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的学术研究机构,在30年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内蒙、面向全国,潜心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诸领域的理论问题和学术问题,不断加强对蒙古学、草原文化学、经济学、畜牧经济学、民族理论和“三少民族”等重点学科的建设,突出对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推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和学术力作,培养出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和中青年科研骨干,为推进内蒙古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学术与理论支持。

  进入21世纪以来,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按照“担当使命、直道而行”的办院理念和“学科立院、人才强院、精品兴院、开门办院”的工作思路,努力建设以“三个中心、两个基地”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智库,科研实力日益增强,对外影响力不断提高,以草原文化研究工程为主的重大科研项目受到区内外广泛关注和好评,走出了一条以学科建设引领项目,以项目带动学科建设的、具有地区和民族特色的地方社会科学院发展的新路子。

  “云南智库”欲打造顶级智力平台

  本报讯 近日,“云南智库”揭牌仪式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隆重举行。云南省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出席仪式并为“云南智库”揭牌。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致信祝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保健、省政协副主席顾伯平也对“智库”揭牌仪式转达祝贺。

  揭牌仪式上,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云南智库”主任纳麒指出,“云南智库”是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促进科学发展,推动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建设的思想库;是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推动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智囊团;是云南省社科院激发各级各类人才展现才华、贡献智慧,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智力平台。

  据介绍,“云南智库”将整合云南研究资源,打造强大的科研团队,组建科学理论与形势政策宣讲团、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宣讲团,组织、动员社科院内外力量,发挥专家优势,开展经常性专题宣讲;适应社会需要,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开展省情、民族、宗教等方面决策咨询和知识培训;整合研究所、科研工作室、科研与社会服务基地资源,根据社会各界的需要,开展专题决策咨询研究;设立智库年度研究项目,开展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跟踪研究,建立决策咨询的快速反应部队,跟踪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集体攻关,及时提出决策咨询报告。通过《云南蓝皮书》、《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丛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文库》、《云南智库要报》、云南智库网等平台,适时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和智力成果。

  (李向春 王国爱)

  甘肃白银市启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工作

  本报讯 近日,甘肃省白银市委、市政府印发《白银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工作实施意见》,启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工作。

  该《意见》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工作的指导思想,评选的年次名额、条件程序、工作机构、评审机关,参选人员的区域范围与登记表格、成果证件,学科带头人的任务目标、扶持政策、资金投入、学术活动、考评管理及其工作保障措施等,都作了规定,特别设定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七个条件,并专门成立了白银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该《意见》为申报、推荐、评选和使用培养、鼓励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提供了开展工作的政策依据,标志着白银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工作进入了组织实施阶段,与此同时也为促进白银市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举贤荐能,建设高层次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鼓励科研工作者在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中积极努力的工作、帮助科学研究水平高工作实践能力强的社科理论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与工作实践中取得更大的成就提供了工作保障、创造了工作条件。

  (宋秉阳)

  中国·抚顺满族语言、文化研讨会在抚顺举行

  本报讯 近日,抚顺市社会科学院和抚顺市满族联谊会联合举办了中国·抚顺满族语言、文化研讨会。

  与会者认为,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满语文字留下了丰富的文字资料。从公元1599年额尔德尼、噶盖初创老满文,到达海的改进完善历时30多年,满文最终成为了一种最能反映满族语言特点的文字。满文的创制和颁行,是满族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仅对满族共同体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而且对于满族文化的传播、促进民族的统一和清王朝的建立与巩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针对满语濒临消亡的现状,与会者指出,一种语言的消亡是一种积累、传承了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人类共同文化财富的流失;是一种无形的,年代非常久远的“文物”的遗失。因此,加紧培养满语文人才,抢救这笔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不仅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同时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李系光)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