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天赋、机遇与勤奋
作者:duanxp   日期2009-08-20 09:3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李文,1957年生,内蒙古赤峰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政治研究室主任。主要著作有《武士阶级与日本的近代化》、《东亚社会变革》、《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972—2002)》、《东亚合作的文化成因》等。

  季羡林认为,一个学者,在学术上要取得大一些的成就,天赋、机遇与勤奋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这个说法,我很认同,并愿意结合自己这个在学术上不很成功的案例,作些具体分析。

  良好的先天条件,如天资聪颖,无疑有利于从事各种工作。但若以学术为业,最好还要拥有一种特殊的禀赋——格外偏好学习和发现。俗话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有的人,智商不低,但就是迟迟拿不出像样的学术成果,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或许适合做其他事情,但却不适合从事研究工作。

  对学问的“偏好”与“适合”的程度因人而异,但以能达到痴迷和忘我的程度为最佳。在这方面,韦伯的观点很可取:学术应该是一种“志业”,即“vocation”。其表层含义是行业、职业,正规的工作,尤指一个人特别适合或有资格胜任的职业,深层含义是从事学术研究要富有使命感,犹如响应神召或顺应天命。爱因斯坦的论述也很到位:“只有把科学作为自己的热爱,把科学的真善美作为自己的追求,把科学内化成我们精神的一部分的时候,才有产生伟大的科学思想的热情和灵感。”

  我天性喜欢读书、思考和写作这种基本上能在书斋里完成的活动,也经常赋予自己的研究工作以某种超凡脱俗的色彩。多年来,我一直努力做到恪守心中学术这片净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明其道不计其功”,面对来自外界的各种干扰和诱惑,始终保持足够的定力,将身心最大限度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之中。因此,我在学术研究方面成就的大小,受来自先天方面的限制较小。

  个人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生不逢时”的事例,很常见。但这里的“时”,内涵很丰富。古书上所载的“颜驷三世不遇”的故事中说的“时”,是指君主喜好的不同;俗话“有牙板时没锅盔,有锅盔时没牙板”中所谓的“时”,应是指那种稍纵即逝的时机。对于一名学者而言,“时”的范围应该更广大一些,应该是孔子说的那种“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世道”。学术与世道之间联系的紧密处在于:学术要为经济与社会的正常发展作贡献,同时,学术的繁荣又离不开经济与社会的正常发展。“文革”时期,根本没有学者的生存空间,是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诸多学人的命运。我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古人云,三十不学艺。我上大学那年21岁,现在看来,年龄有些偏大,但毕竟还不失为适合学习的年龄。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十分丰富,其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很多。1966年,我9岁,刚上完小学三年级,“文革”就开始了,直到1978年上大学,在中间这段长达12年的最适合学习和接受训练的时间里,我的学业却基本上处于半荒废状态,很少受到比较像样的学术训练和指导,而主要靠自学,不但事倍功半,而且得到的知识既不精确,也不系统。例如,既没有在古典文献方面奠定扎实的基础,也没有将多门外语掌握到熟练应用的程度。知识和技能基础薄弱,对日后的学术创新构成很大局限。

  最后说勤奋,这是个最能给个说法的要素。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常项;世道虽是个变项,但却不是普通人的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所谓“机遇可遇不可求”,能够取得杰出成就的人,一般都不会怨天尤人,而是擅长顺势而行,甚至逆来顺受,只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个“力”,按我的理解,就是努力与尽力。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对此,我有切身体会。“文革”结束之前,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日后能有机会上大学、读研究生,甚至攻读博士学位。这些机遇,我一个都没有错过,而许多与我年龄接近、天赋相当的人,却一一失之交臂,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在于我较为勤奋好学。“文革”中,年轻人多不读书,我却坚持囫囵吞枣地读完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和《毛泽东选集》等政治书籍,并想方设法读了些中外文学名著,背熟了上千首唐诗宋词,还借助“批林批孔”运动,掌握了一些“孔孟之道”和法家文献。这种学习,虽杂乱无章,但却十分有助于我在高考中胜出。当时所积累的一些知识碎片,在后来学术研究中,还经常派上用场。在有幸成为教育和科研队伍中的一员后,我倾向于把学术研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不仅更加勤奋读书,且眼中所见、心中所想,都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迄今为止,我的工作取得的微薄成就,应该说,无一不是勤奋的结果。不足之处在于,使的多是笨拙功夫,未能熟中生巧,尤其是对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缺乏比较充分的掌握和运用,而且书读得越多,胆子越小,多少影响了开拓精神与创造精神。从业多年,我未能取得较多的原创性成果,勤奋却不很得法,谨慎有余而胆识不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现今,我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但仍有信心和希望在现有基础上将自己的学问进一步做好。理由很充分:我的天赋依旧,机遇愈来愈好,而在勤奋方面,虽然受体力限制,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每天伏案十几个小时工作,但在技巧方面做些改进还是有可能的。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