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迟到了23年的会面
作者:duanxp   日期2009-08-20 09:3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年8月2日上午,在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宁夏大学党委书记陈育宁教授的家里,迎来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这位客人就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孟宪范编审。

  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又是接续23年的因缘。

  孟宪范是23年前陈育宁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论文《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的形成和发展述论》的责任编辑。论文发表后,陈育宁怀着感激之情在当年《编辑之友》杂志上发表了《我遇到了两位好编辑》的短文,记述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李学昆和编辑孟宪范两位先生与他讨论修改上述文稿的过程。后来,孟宪范一位多年失去联系的老同学因为读了这篇短文而找到了她。为此,孟宪范趁赴宁夏考察的机会特地看望陈育宁,向他致谢。

  陈育宁热情地把孟宪范请到客厅后,送给她一本事先签好名字的书——《永远的牵挂》。这是一本近年出版的散文集,是陈育宁多年来写的随笔、札记的结集。书中就收入了《我遇到了两位好编辑》一文,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

  我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1986年第2期上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题为《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的形成和发展述论》。这篇文章能够以现在的面目发表出来,其中包含着《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编辑同志默默无闻的辛勤工作,凝聚着他们的汗水和智慧——而这些,广大读者是不甚了解的。

  在这篇文章里,陈育宁简述了《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的形成和发展述论》一文从投稿、修改到发表的过程。

  1985年春,陈育宁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自己的文稿《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的形成和发展述论》投到《中国社会科学》。没有想到,稿子寄出去不久,总编辑李学昆就亲自给他回复了一封长信,信中肯定了文章的学术价值,同时又详细地指出了文章存在的问题,以及理论上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建议。李学昆的亲笔信开阔了陈育宁的思路,当他把修改后的稿子再次寄给李学昆后,李学昆又提出了一个具有高屋建瓴意义的修改意见:“涉及的本质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如何协调相处、如何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关注生态平衡这样一些最新的科学课题……”显然,这个点拨十分关键。

  当时,具体处理稿件的负责人是孟宪范。为了修改好这篇稿子,从1985年9月到1986年2月文章正式发表,其间孟宪范给陈育宁写过7封信,最长的一封信达2500多字。在这些信中,孟宪范对文章中的史料的订正、年代及事件的核对、一些提法和用语的斟酌、学术观点的深入挖掘等,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她为了搞清楚地质时代沙漠形成的时期这样一个对于文章并不十分重要的问题,专门查阅了《我国的沙漠》一书,还依据文章的基本思想撰写了一段约1000多字的论述加在文章中,提升了文章的理论高度。

  在《我遇到了两位好编辑》一文中,字里行间体现出了一位作者对《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老一代编辑们的敬业精神的赞许,对他们默默奉献的精神的敬仰。我当时陪同孟宪范编审拜访陈育宁教授,当看到这篇文章的最后几个字——1986年8月,我被这个比文字迟到了23年的会面深深地感动了。

  陈育宁说:“虽然今天我与孟宪范老师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她的学识、她的作风早就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她为这篇文章的修改和提高,不知付出了多少时间和精力,而有这些时间和精力,她足可以自己写出漂亮的文章来。”谈到文章本身,陈育宁还高兴地说:“直到今天,还有好多人引用它呢!”

  事后,孟宪范对我说,当初编辑这篇稿子,除了认同文稿的学术价值外,还为作者“天涯何处无芳草”的精神所感动:陈育宁毕业于北京大学,并没有因为安身塞北而懈怠,他发挥自己的优势,对当地文献爬梳整理,写出好文章,值得敬佩。

  从《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的形成和发展述论》这篇文章的面世,我看到了老学者和老编辑在学术上、精神上的交流与追求。在这个故事里,跳动的是他们关切国家民族的命运、以学术服务现实的火热的心。人们把多人围绕一个问题以文章的形式进行讨论叫“笔谈”,下围棋叫“手谈”;那么,陈育宁和李学昆、孟宪范的学术交往叫什么呢?我还想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概括,姑且叫做“心谈”吧!

  这个迟到了23年的会面,让我再次感受了老一代编辑工作者的敬业精神。“甘愿为他人作嫁衣裳”,这就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文字的海洋里耕耘,对待别人的文章却如同己出。不知道有多少文字因他们而美丽,不知道有多少文章因他们而闪光,不知道有多少思考因他们而成熟,不知道有多少探索因他们而升华。

  现在,李学昆和孟宪范都已经退休了。和许许多多的老学者与老编辑一样,他们为了我国的社会科学事业,用生命和执著默默地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回味的故事,并且有很多故事并不为人所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