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德]韦尔策编,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记忆问题的研究,在西方学界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探索。本书是来自历史学、传播学、社会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等领域的国际学者跨学科合作的成果,历史和回忆之间的复杂关系是本书研讨的核心。
作者们提出了“社会记忆”这一概念,作为对文化记忆和沟通记忆的补充,集中研讨了无意图地传承历史的形式和实践。“社会记忆”这一理论尝试,有望为考察进行回忆和忘却的社会组织打开一个崭新的视角。
社会记忆是一个大我群体的全体成员社会经验的总和。互动、文字记载、图片和空间是社会记忆的四大媒介,它们传承历史,在社会应用中构成过去。
本书是有关社会记忆问题的研究文集,所收论文都试图揭示社会记忆的要素和形成过程。来自不同学科的国际学者共同致力于撰写记忆志,他们以回忆实践为例,解读历史与回忆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城市角落与记忆——社会生态视角》,张鸿雁、胡小武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
本书透过对城市各种角落、部落、社区的专业调查,展示城市丰富的人文生态与生存机理,记录城市社会结构的历史变迁细节,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找寻出更具人文关怀、更具理性思维、更具形象张力的深层问题与逻辑,使城市建设得以和谐发展。
回忆是如何进行的,是如何传承的?
在此过程之中,日常的象征性和社会性实践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在家庭的谈话中,人们如何形成了有关过去的认识?
人的经验是可以跨代传递的,建筑、景色、声响、气味和触觉印象等等本身也承载着历史和回忆。
本书可供城市社会学研究人员、城市建设管理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