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掌故”是历史纪实类期刊《世纪》(中央文史研究馆与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合办)最具魅力与人气的精品栏目之一,创办以来颇受读者喜爱。此栏目刊载的文章篇幅较小,一般以千字为文,有的甚至三五百字,言简意赅,删尽繁冗,留得“清瘦”,既记载了历史,又体现了思想。2005年,编辑部通过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世纪》笔记掌故丛书:《政海拾零》、《文苑剪影》”,销售兴旺,不多时便已售罄,其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笔记、掌故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属雅俗共赏的文字体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传统。《世纪》设“笔记掌故”栏目的初衷,一是传承中国文化;二是用这种方式记录历史的所见所闻,把历史碎片、历史细节俯拾聚拢,汇入历史的长河。这不失为一种灵巧简便、切实可行的文字表现形式。虽说它们与表现重大历史题材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文章比较,相形见“袖珍”,算不得什么“大事”,抑或人物非如雷贯耳,但又有谁能说这些历史遗迹没有深刻反映一段段特定的历史,并折射出那些时代的大背景呢?
“笔记掌故”栏目的文章确实具有它独特的对历史事实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笔记掌故”栏目在表现历史真实性方面,有一些优势。
表现手法的自由灵活与历史叙述的严谨审慎相携手
众所周知,表现历史的真实主要是还历史以原貌,避免溢美隐恶等,故复原历史须持严谨、审慎的态度。“尽管复原历史的过程,其实已经加入了复原者主观的判断、主观的意识,这是不能避免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后人撰写的历史,都是这样一种主观的过程。所以对复原的历史就应该有一种谨慎的态度……”(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复原历史就是将历史恢复到原来的面貌,以求达到表现历史真实之目的。一方面对于编辑来说,涉及需要对史料来源的分析,弄清史料是怎样产生的,出于何人之手,叙述对象是否带有自己的立场等,从而判断史料的可信度。另一方面“笔记掌故”栏目正是不拘题材、体例,为记录历史真实的点点碎影“量身定造”的,而且它题材不嫌庞杂,凡与文史有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连叙往昔交游均在搜罗之列。它的表现手法亦是十分讨巧的一种,可顺叙、倒叙、插叙等,有的人物命运只需点晴一笔足够。
“笔记掌故”之文不需要像过去的“八股文”那样,去绳之以规矩,量之以法尺,起、承、转、合、布局谋篇,皆恪守一定法度。它更多的是“闲话体”(谈话的调子)、“家常体”(语言文字上的自由和自然),看似不经意的远山一抹,却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真实历史的深邃,给人以启迪或震撼。比如《麦新和他的〈农会会员歌〉》,此文描述了麦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作者)曾于抗战胜利后千里跋涉从延安来到科尔沁草原,带领农民进行减租减息、反霸除奸的斗争。填写了农会会员歌:“穷人穷,为什么穷?扔下粮食归地东……”被传播到四面八方。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革命音乐家,却于“1947年6月6日被反动武装杀害。……当地群众满怀悼念之情,将他葬在开鲁,并把其葬身之地命名为‘麦新镇’”。全文仅三五百字,读之却被深深震撼,在让人震撼的同时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这是“笔记掌故”栏目中运用自由灵活的笔触,记录历史事实的行文中的一种,它把严肃又严谨的历史题材经过剪裁浓缩,体现得更加耐人寻味。
表现历史的弥足珍贵与历史真实的感召力相渗透
一份期刊所要记录的真实历史,是指经过历史学者、亲历者等加工、整理、编撰的历史记载或叙述,是经过作者、编辑选择或取舍的。对发表于“笔记掌故”栏目的文章来说(受到一定字数限制),需要更多次的选择或取舍,以撷取一点的手段,独立成篇。当然,撷取文章需要突出历史的弥足珍贵和感召力等等,并不是事无巨细地把历史事实都记录在案。
1.受字数限制的“笔记掌故”栏目的文章,能为大题材的历史文章作补充。
同为大题材的历史文章,需要层层铺垫,涉及的人和事非常错综复杂,所以它的文字容量一般在几千字或上万字。可能由于布局或结构之需,往往把一些细节裁剪掉,造成遗憾,更今人惋惜。“笔记掌故”的文章正好补了这个缺——将有血有肉、有意思或有意义的历史“小浪花”绽放出来,让读者认知它、感受它,也可作为供研究历史的一个鲜活的“细胞”。
2.为茫茫历史钩沉中的有价值且弥足珍贵的人和事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
《世纪》所记录历史的时间跨度,是自清末以迄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止,正是中华民族从闭关自守到走向世界,从落后挨打至改革开放,这样一个丰富的风起云涌的世纪。除历史大变革中的大事件、大人物值得全面揭秘外,黎民百姓于大动荡、战乱、和平环境下遭遇的不幸及付出的代价也需要去正视它,因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笔记掌故”正是适合体现的舞台,它有助于人们打开视野,更宏观地看待中国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把佚失于史海的珍贵史料打捞出来,定格于文字中。
3. 发挥以小见大、小中藏大之长处,来体现历史的真实。这里的“小”,乃是“大”之凝聚;这里的看似“淡”,乃是“浓”之融化。它虽是历史一角,却能准确、深刻反映出背景的全部。为此,“笔记掌故”栏目中的文章大都采用“小题目”,通过用“小题目”记录历史,把读者渐渐引入那些历史深处的“大题目”中。这需要作者和编辑的互相配合,并从平凡、细微、常被忽略的历史素材中去挖掘或去沙里淘金的眼力和功夫。比如《张友鸾驾进〈世界日报〉》一文,为张友鸾的孩子张锦所撰。文中记叙了成舍我在张恨水离职前,想让别人推荐的张友鸾继任张职,但他又不信任张友鸾。无可奈何的张年轻气盛,写信去大骂其“狐埋狐猾,反复无常”,即喻人多疑,不能成事。结果形势急转,恼羞成怒的成舍我见张友鸾“文章写得漂亮,很切中要害,有才气,此人非用不可”,立刻改变决定,又将他请回。生动的笔触,表现了成舍我的爱才、惜才和张友鸾的因骂得“福”。真可谓“不打不相识”。戏剧性的一幕,收到了小中寓大、发人深思的效果。
表现内涵的饱满丰富与历史的宏观相联系
记载历史不仅仅是为记录而记录,而是需要既可读又耐读,能增长见识,更能在涉猎广博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得到宝贵的启迪。因此“笔记掌故”之文追求的文理合一和注重现实性、社会性,显得尤为重要,把人生浮沉和思想见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力求格调和旨趣的高远,从极其有限的文字里,聚焦沧桑岁月,窥睹百年风云,透视无限广阔复杂的宇宙和人生。
此栏目表现内容的饱满体现之一,是从人物的多面性来宏观地看历史。
历史是复杂的,不能孤立地去看它,如孤立地去看就会变得非常神秘、非常不可理解。比如历史人物,感情也是丰富多彩的,还会有多重性格的流露。“笔记掌故”之文能从多种角度给予揭示和披露,从“找出并陈述不同事实之间的实际关联,建构有效的历史解释”。(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
此栏目表现内容的饱满体现之二,是从历史的立体面来宏观地了解历史。
“认识历史,通常要经历一个从个别事实到事实集合体、从局部到整体、从分散到整合的过程”。“笔记掌故”之文可从个别、局部、分散的碎影中把某一历史事实穿插于“事实集合体”、“整体”与“整合”之中,以求得对历史更深入和准确的认识。
此栏目表现内容的饱满体现之三,是站在一定高度来连续地看待历史。
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变化也是在连续中逐步积累而成的。一件特殊事件的发生,一个人遭遇的坎坷命运,均不是突如其来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形成的结果。“笔记掌故”之文,似涓涓细流,记载着历史,其中可能就存在着一个细小的事件而引发的重大历史变化。假如去掉了偶然因素,整个历史也许就会被改写。因此,换一个角度思考,书写细部历史的“笔记掌故”,是忽略不得的,它的存在有着特殊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