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青少年网络生活道德状况调查
作者:haowj   日期2009-08-20 10:1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互联网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也还只是十几年的事情,但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如同它的出现一样令人惊讶。

  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原来的生活方式。特别对于青少年而言,互联网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娱乐方式、新的信息资源以及新的交往空间。网络生活有突破空间界限所带来的解放与自由的感觉,也有因身份隐匿而带来的摆脱常人生活监控的轻松与新奇。这种自由、轻松和新奇的感觉,成为网络生活的无形魅力,吸引着青少年。然而,也正是这种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不一致性,使青少年的道德成长面临着新的困境与挑战。

  调查对象:全国范围在校青少年大中学生

  为深入了解青少年网络生活中的道德状况,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对大中学生进行了网络生活系列调查,包括网络生活习惯、网络交友(网恋)、网络游戏、网络安全、网络文化、网婚、网络聊天等七个专题。

  我们采用网络调查、发放问卷、深度访谈相结合的资料收集方式,力求客观、深入、全面地反映在校青少年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问卷调查工作从2006年春季开始,到2007年冬季完成。调查问卷由课题组自行编制,其中对网友依恋程度的部分,参考了当前国内流行的网络成瘾问卷。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于2008年2月至3月进行了深度访谈和网络调查。

  大学调查范围包括吉林、北京、河南、浙江、江苏、上海、广东、湖北、新疆等9个省、市、自治区,涉及央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共10所,跨文、理、工、医、商等5个学科门类,回收有效问卷4120套。中学调查范围包括河北、内蒙古、安徽、河南、北京、吉林、湖北、广东、上海、新疆等10个省、市、自治区16所中学(包括4所完全中学)的2540名中学生。

  调查结果一:认为网友虽不可信但能满足情感需要

  调查结果显示,61.1%的大学生至少有一位网友,18.8%的大学生有至少5位经常联系的网友。结交网友在中学生当中也比较普遍,有36.5%的中学生经常与网友联系,16.2%的中学生有超过5位以上的网友。

  近20%的大学生曾经有过网上恋情,而近40%的中学生表示自己至少有一位网络恋人,好像中学生比大学生更容易发展网络恋情。

  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网友可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有些学生表示,心情不好的时候,如沮丧、失望、厌倦等,和网友聊天可以释放一些消极的情绪,让自己心情轻松起来。究其原因,学生认为这是一种情感需要以及对理解与倾诉的渴望。因为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个可以倾诉的朋友,在这个忙碌的时代,周围的人都在忙自己的事,而且有些话,也不愿意跟自己周围的人讲,而更愿意与陌生人包括网友讲。

  然而,同时也有三分之二(66.8%)的学生认为网友不可信赖。超过半数的中学生和近四分之三的大学生认为,网上交友的最大顾虑不是舆论压力,也不是担心对方感情不够忠诚,而是“网络的匿名性太高,无法相信对方”。超过三分之一(35.3%的大学生和35.1%的中学生)的学生把结交网友特别是网恋看做是一种感情游戏。超过半数的学生赞同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不止一个网上恋人,但现实生活中却不可以。至于网友的基本情况,如家庭地址、几年级、所学专业等,倒并不很在意其真与假。询问网友的“基本情况”,属于开始网络聊天的基本程序,是表达“想和你聊天”的一种方式,也可以说这只是打招呼式的礼貌问题,就像我们经常会讲“吃饭了没有”一样,其实并不关心对方姓甚名谁,在什么地方。

  调查结果二:在网络生活中表现出利益中心的倾向

  玩游戏是青少年网络生活的一项主要活动,特别是对于中学生和大学男生而言,玩游戏是他们网络生活的重要内容。有84%的中学生玩网络游戏或曾经玩过。有63.7%的大学生玩网络游戏,而且20.6%的大学生把玩网络游戏当做是与朋友(包括网友)交往的一种方式。

  然而,网络生活中的友谊好像更淡薄。尽管大多数学生赞同朋友应该是互相帮助、合作、坦诚并且相互信任的,即使在网络空间也应该如此,然而在网络生活中只有40%的学生会在失败与伤害朋友之间选择失败,而在现实情境中则会有近60%的人这样做。

  尽管有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和近一半的中学生会区分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把网络生活方式限定在虚拟空间,使网络生活基本上不影响自己的现实生活,但是仍然有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和15.3%的中学生会把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一样对待。对这些学生而言,在网络生活中的言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实生活,反之,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到网络生活方式。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本调查系教育部十五青年专项课题(EEA050198)、吉林省十一五重点课题(ZZ0022)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立项课题(DYS060601)部分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