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编辑短评
作者:haowj   日期2009-08-18 09:4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推进生态文明贡献理论智慧

  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是国际社会科学界共同面临的前沿课题。各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衍生,为人类反思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提出了严肃的追问,为寻求和建构新的文明图景提供了重要契机。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界来说,如何面向世界、立足国情,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正考验着我们的学识和智慧。

  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十七大报告专门就生态文明问题进行了阐述,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生态文明是一个极端复杂的问题。其中,既需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支撑,又需要汲取传统文化和其他思想文化成果的精华;既面对着不同国家在生态、气候、能源等问题背后的利益博弈,又肩负着在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以及信息化的多重使命;既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某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又要立足于中国问题建构自己的生态文明理论,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道路;既要求综合运用物理学、化学、数学、电子学、土壤学、地质学、地理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遗传学等现代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又要吸收哲学、人类学、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最新发展;既需要自然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在开发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等方面进行艰苦的实验和探索,又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的高度对这一崭新的文明样态进行总结和反思。

  马克思曾经表述过这样一个观点,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工业革命以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史充分证明了马克思的上述论断。生态文明的提出和践行,为超越人与自然的两分、创造新型文明开辟了可能。尽管这条道路十分漫长,也充满了艰难险阻,但毕竟我们已经在路上。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