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09中国奢华品报告》指出:截至今年1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占全球市场的25%,达到86亿美元,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阔步进入消费社会是中国近年来经济实力增强的证明,然而,换一种维度思考,在世界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趋紧张的大背景下,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对消费主义进行反思。
消费主义与“符号象征意义”
美国式的自由和个人主义的价值理念促成了追求物质财富至上和消费主义的盛行。这种消费模式的盛行伴随美国经济的高度发展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许多国家纷纷仿效,并逐渐呈现出向全球蔓延的趋势。对于消费主义的诠释,鲍德里亚无疑最为权威。1970年,他在《消费社会》一书中称,消费主义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对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更多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这个“符号象征意义”与人们的地位和身份相关,成为回答“我是谁”的物质标签。喝人头马的不是老百姓,下街边饭馆的也不是富豪和官员。
消费主义的产生源于消费社会的建立。“前现代社会,生产相对不充足,人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基本上是个卖方市场。现代社会人们把市场神圣化,商人阶层成为社会的中坚,传统社会不允许市场吞并的领域,在现代化过程中日益被吞并或渗透。过去不允许买卖的东西现在都可以买卖,物质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经济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当一个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社会就向消费社会转变。这对经济增长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生产,而是必须有人消费,最好是全体成员都来消费。这就是消费社会。”清华大学教授卢风这样告诉记者。
吉林大学刘福森教授认为,“消费主义已经背离了消费的本来意义,成为异化消费,从根本上颠倒了经济增长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挥霍性的、不断增长的消费成为保证和支撑经济增长的手段。经济学家和各国政府都把通过刺激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金科玉律。消费的主要功能和意义变成了对过剩产品的‘消耗’和‘毁灭’。因为只有‘毁灭’了过剩产品,生产才能继续进行,经济才能继续增长。”
重构价值观抵御消费主义侵蚀
消费主义已逐渐扭曲并背离消费的本质,成为一种拜金主义。这种拜金主义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盲目攀比,加剧了社会不公正,导致了人类精神家园的缺失。对此,专家呼吁,市场经济尤须重构价值观以抵御消费主义的侵蚀。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宋则研究员强调,过早形成消费主义,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尤其不利。撇开生产不言,消费已经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如今,世界已经装不下第二个自私的美国,人类自身消费行为的不检点最终导致消费不安全。
卢风对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带来的生态灾难倍感担忧,“虽然经济至上和消费主义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早先已经树立起来的榜样,但是,中国与西方世界毕竟有着巨大不同。我国有13亿人口、多年积聚起来的发展劲头比较大,如果不及时改变增长方式,注意改变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都铆足了劲像美国那样消费,学得越成功,生态崩溃得就越快。”
超越消费主义
未富先奢,不利和谐。消费主义这条从西方舶来的“大船”并不适合中国国情。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建立一种怎样的消费观?对此,刘福森做了形象的回答,“过多的高脂肪摄入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过多地摄入食糖会得糖尿病。喝了水,只要已经解了渴,就不能再喝了。屋子里如果不冷了,就不要再开空调了。消费贵在适度。”适度消费的“度”究竟该如何把握,专家建议经济学家应该对此进行详细测算。比如人均应该占有多少平方米才不会造成拥挤,一个城市有多少辆汽车才不至于污染环境。
而对于如何超越消费主义,宋则认为,“首先,在新时期,绿色消费应该成为消费政策的重点。目前,我们在消费问题上重视不够,中国消费安全面临国际化挑战,应该阻止和扭转消费竞争环境的持续恶化。其次,要明确绿色标准和绿色标志,中国整个标准化进程比较落后,要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强调绿色产品的可信度。最后,要明确消费者的义务和责任,引导消费者崇尚自然,注重环保,养成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这样三管齐下,才有利于扭转消费主义的蔓延势头。”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